第198章 帝王心(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667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偌大的垂拱殿里,童贯和蔡京仍在互相抨击,群臣尽皆被他们吸引,也没有注意到皇帝赵佶异于往常的神态。

“蔡太师身为当朝太师,手握相权,不秉公办事,却百般维护赵不凡,庇护他的过错,是否有些令人疑惑?”

“童大人好大的官威,顺你的心意就是秉公办事,不顺你心意就是庇护过错……赵不凡对梁山贼寇恩威并施,率领区区五千兵马荡平迟迟不能剿灭的数万悍匪,实乃当世名将,童大人身为枢密使,不鼓励嘉奖,反而胡乱安插罪名,试问童大人居心何在?”

“一派胡言!赵不凡借助陛下声威和高官厚禄引诱盗匪投降,何德何能堪称名将?”

“童大人三番五次公然针对赵不凡,令人觉得阁下嫉贤妒能,如此是否有失身份?”

“笑话!我驰骋沙场时,赵不凡在哪里!他借助天子之威和高官厚禄诱惑盗匪,耍些奸猾手段,换谁不成?区区匪寇,抬手即定,寸末之功,岂有嫉妒之理?”

“童大人的口气倒不小!早前三大寇为祸一方,梁山宋江祸害山东,沁源田虎祸害河北西路,淮西王庆祸害襄樊,地方官府久不能剿灭,以致养虎为患,如今淮西王庆招兵买马,四处烧杀抢掠,已然在房山聚集数万之众,周边府州无不惶恐,不如便由童大人平叛?”蔡京似笑非笑,显得有些得意,他借用童贯的情绪将其一步步引入了圈套。

陡然反应过来的童贯尚且来不及应对,蔡京又再度抢道:“童大人,当初你建议赵不凡率领京城周边的八大都监去征讨梁山,赵不凡没领情,只带五千北军前往,辜负你的好意,眼下他平定叛乱,童大人又觉得他是凭借高官厚禄来诱惑盗贼,本是投机取巧,如此……如此不如就由童大人率领八大都监去剿灭淮西王庆,正好为诸军将领做出表率。”

“你……你……”童贯气得说不出话。

“难道童大人不愿?阁下执掌枢密院,掌管军机要务,平定盗匪是分内之事,既然阁下认为平定匪寇轻而易举,何不为陛下分忧,难道是有心任由匪寇坐大?”蔡京越说越严厉,语气饱含质问的意思。

童贯的脸色青得发紫,全然与当初的蔡京和赵不凡相同,可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

若他说出八都监的问题,无异于承认自己有心谋害赵不凡,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哪怕皇帝赵佶不想治他的罪,也会被局势逼得不得不治罪,不然就是公然允许朝臣互相坑害,后果无法承受。

已然看出蹊跷的赵佶突然出声插话:“童国公!朕以为蔡太师所言有理,既然你认为赵不凡不但无功,反而有过,指出三条大罪,认为讨匪是轻而易举,自然要拿出凭据令人信服,何况平定匪患确实是你的分内之责,由你统帅八都监的兵马征讨王庆也合情合理。”

童贯慌了,急忙回说:“回禀陛下!八都监驻守在开封周边,担负京城安危,不宜妄动,不如调遣西军精锐前去征讨,微臣必定破贼扬威!”

“好!好!好!你真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总之你的理由都很充分,别人哪里都不好,就你什么都好!行!你便带五千人讨贼,一个人都不能多,西军要防备西夏,同样不宜调动太多!”皇帝赵佶把当初童贯胁迫赵不凡的原话送还。

童贯的脸色瞬时白得可怕,他察觉到皇帝已经看明白一切,此番明显就是在敲打自己,他不敢再找借口,只能硬着头皮应承:“陛下息怒!微臣定然尽快带八都监前去平叛!”

“哼!”

赵佶面无表情地起身离开,只留下一句恼怒的话音在大殿回荡。

“你们真是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

…………

朝议散去,赵佶在梁师成的陪伴下走进了文德殿,心情不好的他径自坐到龙榻,脸色异常阴沉。

心知赵佶正在气头上,梁师成没有多话,等到宫女端来茶水,他便主动接到手里,然后亲自给皇帝上茶。

赵佶端起茶碗“咕噜咕噜”地漱完口,又示意宫女端走茶碗,这才深吸口气说:“童贯千方百计说赵不凡的不是,摆明是想把朕当刀使,着实有些可恨……他与赵不凡是什么时候结的怨?又是因什么结怨?为何闹得如此厉害?”

梁师成躬身回应:“皇上!老奴虽然有所耳闻,但所知不多,只知赵不凡在北疆崛起的时候颇得蔡京照顾,或许……或许他是私下过分得罪了童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