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身子微微前倾,伸手指向文件,条理清晰地解释道:“林检,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
表面上看,资金流向确实存在疑问,但实际上,这是因为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了突发状况,临时调整了资金用途。
我已经和相关负责人核实过,并且拿到了他们的书面说明,就在资料的附录部分。”
林家栋翻到附录,仔细查看,随后又抛出新问题:“那这些证人,他们和陈向东的关系都比较密切,证词的可信度是否能完全保证?”
杨威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应:“林检的顾虑很有道理。
但这些证人,虽然和陈向东工作往来频繁,可他们都是秉持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提供证词。
而且,我在搜集证词的过程中,也交叉核实了多遍,确保每一条信息都经得起推敲。
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还陈向东一个公道。”
林家栋点了点了,没有在多说什么,
在这场你来我往的交谈中,杨威敏锐地察觉到,林家栋尽管始终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可一旦涉及案件核心、关键证据的认定,态度便变得异常强硬,寸步不让,每一个质疑都直击要害,仿佛在试探杨威对案件的了解深度,以及为陈向东洗刷冤屈的决心。
“杨书记,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现在证据链已经初步形成,想要完全推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家栋合上文件,语气中带着一丝为难。
杨威没有退缩,诚恳地说:“林检,我知道这不容易,但我们身为公职人员,不能让无辜者蒙冤。
证据链看似完整,实则存在不少漏洞,我们深入调查,一定能找到真相。”他目光坚定,直视林家栋的眼睛,“我相信,林检和我一样,追求的都是公正,不是吗?”
林家栋沉默片刻,靠向椅背,目光望向窗外,似乎在权衡利弊。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是在催促着他们尽快做出决定。
过了一会,林家栋又再次拿起那些资料仔细的查看着,林家栋又翻了几页资料,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沉吟道:“杨书记,你提供的这些资料确实很有价值,但这案子牵扯太广,背后的关系盘根错节,轻易翻案,上面问责下来,我也不好交代。”他抬眸看向杨威,目光里透着审视。
杨威神色坚定,语气诚恳:“林检,我们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公正执法,守护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吗?如果因为怕担责就罔顾真相,那我们这身制服穿得还有什么意义?
陈向东是被冤枉的,这一点我们心里都清楚。
如果现在退缩,日后真相大白,我们如何面对自已的良心,又如何向澜江百姓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