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他的脸上,眼里都闪过一抹诧异。
搞中外合资电解铝工程,不是你自已提出来的吗?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首长,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改革开放,势在必行。我们打开国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投资,来做生意,来观光,确实是加速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捷径。”
“比如说这个电解铝工程,我为什么向市委省委提出来,要中外合资,也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
“第一是我们国内的电解铝生产技术,还不过关。相比起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自已搞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重金属残留也会很严重,会造成不小的环境污染,残留很多的毒素。”
“所以我才想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搞这个电解铝生产。”
“提高效率,提高产能,减少污染残留。”
“第二是我们的财政实在太紧张了。一个宝钢,就花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国家为了建设宝钢,下了多大的决心?”
1978年,宝山钢铁厂正式立项,总预算是两百个亿。
而1978年我们全国的财政收入,是六百个亿!
这一点,陈可平比在座所有人都要清楚。
“搞这个电解铝工程,我找专家做过预算,哪怕再节省,至少也得投入两千万以上。去年,我们全省财政收入只有十二亿,财政赤字严重。”
“靠我们自已的力量,是拿不出这个钱的,我们也搞不起这个工厂。”
“只能争取外界投资了。”
“但是首长刚才说的那个问题,确实又非常重要,不可不防。”
“我在壮安,我能保证,这次争取中外合资,是真的为了搞开发搞建设,但其他地方,我也不敢保证。”
“因此我认为,针对这个中外合资,应该尽快出台一整套制度和流程,让大家都能按制度办事。”
“在四大经济特区,我们执行的是特殊的进出口政策。但是在内陆地区,这个政策应该怎么制定,怎么执行?我认为,还是要搞试点。”
“国家出台的制度和政策,应该建立在实际试点的基础上。”
“外国人来我们国家投资,应该怎么投,股份怎么分配,利益如何分配,技术如何共享,这些,都应该有一套制度来进行规范,不能每个地方自行其是。”
“除此之外,国家要成立专门的单位来管理这个工作,还要派员进行监督。万一出现那种里外勾结,损公肥私的情况,又该怎么办?该怎么处理?都要有规矩可循。”
“首长,我们现在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不能故步自封,但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故步自封,我们就无法进步。步子迈得太快,就容易出乱子。”
“所以我申请,这个电解铝工程,作为一个试点来搞。请首长和国家相关部门,派员全程参与,全程监督,为早日出台这个制度进行一个有意的探索。”
“喔……”
听了刘弘毅这番话,陈可平同志双眉微蹙,认真思考起来。
屋子里变得十分安静,大家都默默地看着他,不敢打扰他的思维。
“那你说一下,你具体打算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