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厂子还能保住,那自已这些领导起码还有工作,只是这个领导能不能保住就不好说了。
悲的是搬迁,搬迁到哪里呀?在市里肯定是不可能了。要是离家太远,那也就太不方便了。
“我对你们近期的工作有四点要求。”杨副市长发话说,“一是把白助理说的企业今后两种结局告知所有的员工,让他们做出选择,然后尽快汇报给我。如果选择破产市里会给每位员工一笔安置费,钱不可能太多,具体数目根据国家法规执行。选择搬迁改制就可能去下边乡里,极大可能是西边山里。如果有人辞职不干了,改制后的企业一样会给一边安置费,这个可请职工们放心;二是把所有的成品尽快销售出去,用于补发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工资。至于销售手段,可以低价,也可以发动职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大家去销售。好在这些东西大家日常都用得到;三是把剩余的原材料退还材料商,用于偿还一部分欠款;四是成立工厂留守小组,保护好厂子。所有的厂房、档案、账本进行查封,等待市审计局进行审计。”
李副市长对这些即将破产的企业还是很有经验,说的让朱古丽和白慕霄也十分认可。主要还是他俩在这方面也是白丁一个。
“李市长让大家去那么远上班,家里有什么事也照顾不到呀!”下边有厂领导不满意了。
“改制后就是私企,你们以为还像以前一样松松垮垮的吗?你们厂子走到今天的地步你们这些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副市长拍着桌子说,“不想去就等着企业破产,这个决定权在全厂职工的手里。反正你们这个厂子也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李副市长此时脸一下拉了下来,拿出了市长的官威。
下边的人不再有人提额外的要求了。
“你们可以把愿意继续干的和不愿意干的名单都列出来,到时候市政府都会进行妥善安排,保证让每一位员工遂愿。”白慕霄补充道。
这一百多人可都是不安定因素,如果把他们逼急了,那闹腾起来也会给政府添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很多国企、集体企业都有大批下岗职工,他们的不满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一旦有个爆发点,那就是火星,瞬间就可能成燎原之势,成为重大的群体事件。
朱古丽很认可的看了白慕霄一眼。
“行,今天我们的调研就到此吧。”朱市长说着就带头站了起来。
“朱市长中午在我们这吃顿工作餐吧。”厂长急忙说。
“还是算了吧,时间还早,我们要去下一家。”朱市长微笑的说。
其实她可不敢在这吃饭,这不是吃饭,简直就是吃毒药。
之后他们又去了棉纺厂,织袜厂。
对棉纺厂白慕霄的建议是扩建成纺织厂,不仅是对棉花的纺织,还可以对石化、煤化工产品进行纺织。
一方面他是在为大农业铺路,希望政府给予一些优惠和补贴;另一方面是这个时期大家都热衷化纤服装,舒适的棉织品被普通人认为土气,单纯依靠棉织品根本无法养活当前的企业。
对于织袜厂就直接让它倒闭吧,这样的工厂实在是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