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些人倒也是天真(2 / 2)

🎁美女直播

言毕,他还特意朝朱棣瞥了一眼,想要从中看到些什么。

朱棣内心虽如翻江倒海,面上却纹丝不动,他深知父皇必有后招。

兵部尚书没能从朱棣脸上看到到任何不满的蛛丝马迹,不禁有些错愕,却依然看不清全局,继续说道:

“陛下改变初衷,虽令燕王殿下一时失落,却为国之法度计,乃万全之策。”

“历来没有藩王监国的先例,燕王身为燕国之主,怎能同时肩负两国之君?若强行为之,恐触犯龙脉,损及大明气运。”

此时,身为太子党的铁杆成员,言官御史赵怀玄心中也是激荡难平。

平日里,他就对赵行独揽大权的风光嫉妒得发狂。

“此话,所言极是!”

瞧着这阵势,方孝孺与黄子澄暗暗舒了口气,好比旱地逢甘霖,有人奋勇当前,为他二位挡下了一切。

初时,二人心里那个美,毕竟翘首以盼的转折点总算翩然而至。

如今,朱元璋对他们的监视犹如鹰眼锐利,一举一动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恐有性命之虞。

因此,非到山穷水尽,他们绝不肯轻易涉足风口浪尖。

原打算是唆使几个小鱼小虾充当马前卒,没成想,这回竟有人主动跳出来担当,倒是给他们省了不少心力。

可兵部尚书和赵怀玄的一席话,却让二人心底生出一丝不对劲。

方孝孺不由投去一记严厉的目光,暗自嘀咕:这两个糊涂蛋,说话怎么就不挑个时候呢?

假若朱棣不在场,这些言论或许还能站得住脚。

问题的关键,在于朱棣此时正屹立大殿,朱元璋身旁,且举止并无不妥,依旧深得圣心。

直白地在朱元璋眼皮底下说朱棣的不是,这不明摆着不懂审时度势?

谁人不知,朱元璋护子心切,声名在外。

如今,这两人让朱棣面上无光,难道还以为朱元璋会放过这绝佳的敲打机会?

一旦他们栽了,太子党一方不单损失两员大将,更可能因这不合时宜的言论,让方孝孺等人的周密布局功亏一篑。

兵部尚书和言官御史,个个都是重量级角色,他们若是倒了,对太子党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黄子澄眼看局势不妙,脑筋一转,瞬间决定反其道行之,以图破局:

“陛下,微臣斗胆,以为兵部尚书与赵怀玄所言太过偏颇。”

“诚然,历史上无藩王监国之例,但咱们大明的藩王,尤其燕王殿下,文韬武略,才智超凡,更是燕地的中流砥柱,处理政务已然游刃有余,岂是那些心怀鬼胎的藩王所能比拟?

“故此,臣以为在太子殿下没归之时,由经验丰富的燕王殿下协助监国,乃是我大明的上佳选择。”

此语一出,兵部尚书与赵怀玄目瞪口呆,内心哀号连连。

黄子澄唱的是哪一出?

不是同舟共济,同为太子党人吗?

再者,当初抵制朱棣监国最激烈的,不正是方孝孺和黄子澄本人?

如今人家挺身而出,替你们挡箭,怎料你黄子澄反说这番话,这不是自己拆台吗?

随着黄子澄滔滔不绝,二人愈发愕然,一时之间,如坠五里雾中。

但朱元璋何等人物?

黄子澄这点小算计,又怎能瞒得过他那双慧眼?

倒也真是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