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vi(2 / 2)

中世纪女领主 三春景 3686 字 5个月前
🎁美女直播

今年年初路易莎初潮后,就稍微给改进了一下围裤,改成了华夏近代用的‘月经带’样式。

而‘月经带’简单来说,就很像一个系带内裤,一根带子穿过中间窄窄‘口袋’两头的穿孔里,可以固定系在腰上。中间那个窄布口袋内是可以塞填充物的,现代社会主要是塞草纸、棉花什么的。更早以前,没建国以前的近代社会,除了草纸、棉花,可能还有零成本的草木灰、苔藓之类的。

相较于围裤,月经带给人的感觉贴合一些,能更有‘安全感’,另外这也更‘节约’。

路易莎固然不用节约这个,但此时的普通女性就很需要了——这些‘围裤’因为是反复使用的,普通女性也不是用不起,可往往就是两三条围裤应付过一次月经(其实也有量不多的女性会不用围裤,直接将羊毛塞进去,用法类似卫生棉条)。

这不奇怪,衣服还可以反复穿呢,可此时的普通人也就那几件可以换。

总之,月经带用料比围裤节省多了,可以多准备一些。

再者,一些原本围裤都置办不上的底层女性,卫生带算是填补了她们月事用品的空白。至于说这些女性之前没有月事用品怎么办,其实就是不管。

经血就那样顺着腿流下来固然会有一些不便,但对她们来说,生活中有比这大得多的困难,也就顾不上了

大家也不会觉得路易莎让人弄出来的‘月经带’奇怪,此时有一种系带式内裤,样式就和月经带很像——关于中世纪有没有内裤这个问题,一直也是网传话题了。有人觉得有,有人觉得没有。

虽然穿内裤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可西方因为宗教影响,女性不穿裤子的说法由来已久。嗯,按照宗教经典里的说法,女人就该穿女人的衣服,男人就该穿男人的衣服。这里‘女人’的衣服单指的是裙子,男人的衣服单指的是裤子,内裤也算裤子。

事实上,一些此时的画作也强调了这一点。路易莎就曾在一本手抄书里见过一幅插图,上面男性光着身子,就戴了一条头巾,手上还拿着纺纱工具。女性则是正在穿内裤的动作!这其实就是对男女颠倒的隐喻。

男性不穿内裤做女人的工作,女人则要穿上内裤,支撑门户了!

至于外袍什么的,则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性别,去看中世纪中早期的绘画作品和雕像就知道了,男人和女人的外衣差不多。

还有中世纪男性穿不穿内裤,嗯,是穿的。但和华夏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样,有开裆裤和合裆裤之争

以路易莎现在的亲身经历,只能说有的女性穿内裤,有的则不穿。除了月经期间穿的围裤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特殊的内裤外,大部分女性是不穿内裤的。但也有极少部分女性,因为自身的选择会在衣裙底下穿上内裤。

一方面,在长期的实践中,未必没有人对穿内裤更有利于健康有模糊的认知。另一方面,更实际的,有的女性是有骑马需求的——如路易莎这样的贵族女性,她们普遍骑马。

而侧鞍是在14世纪末才被发明出来的,至少现在路易莎没见过。也就是说,她现在学骑马和男人一样,也是跨骑的。

而跨骑的话,虽然袍子也能隔开身体与马鞍的直接接触。但短时间‘散步式’地骑一会儿还好,如果是长途骑行,又或者快速骑行,那无论如何都是得穿内裤的。

那反正都违反不能穿裤子的禁令了,除不得不穿的情况外,别的时候也穿也就不足为奇了。

反正路易莎自己是穿内裤的(就是系带式内库),身边也没人对此多嘴多舌。

话说回‘围裤’,或者说‘月经带’,几天之后,路易莎准时来月经后,就被放在厕所旁一个小木箱里。路易莎要使用时,随取随用——当然了,随身空间里有一个两层超市(甚至还附带仓储区)的路易莎,其实不大用得上。

她拿起一条月经带只是放进了自己的随身空间里,实际使用的还是从超市里拿的卫生巾。随身空间里时间静止,也没有过期的担忧。以一个超市的存货来说,至少路易莎这辈子是有保障的。

至于说使用过后,被抛弃的卫生巾。此时城堡的厕所厕坑大多是在流动水流上方,路易莎房间旁的这个厕所就是这样。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有人发现什么。未来如果有考古,在古人的厕坑原址沉淀里,发现未降解的卫生巾这种地狱笑话,那就不关路易莎的事了。

她只管自己的生活,管不了后世人CPU被烧干的事。

当然,为了不被人发现端倪,如出门在外,得使用移动式马桶上厕所,又刚好遇上来月事,路易莎还是会用侍女们手工做的月经带(月经带里面塞的是干净的羊毛)。但实在来说,那种时候很少。

而对服侍路易莎的侍女和女仆来说,路易莎将月经带当做是一次性用品,用过后丢弃,那也没什么奇怪的。

‘经血’在华夏古代被视作不洁的,而在厌女更甚的西方中世纪,也有差不多的观点。普通人没办法,只能重复使用沾过大量经血的围裤。而有条件的贵族女性,直接抛弃后用新的,也是很自然的事。

更费布料的围裤是这样,更不要说省得多的月经带了。

系带式内裤上粘着卫生巾,路易莎觉得自己月经期间和平时没什么不同。其他人则只当她是量少的那类,以至于月经不影响日常活动——卫生巾绝对是现代社会最具意义的发明之一!

如果是针对女性,这个‘之一’或许都能去掉,至少争夺最具意义发明‘TOP3’,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现代社会,人们只会说,女性会怀孕让她们在职场上比男性少了一些竞争力,却没有说月经降低了竞争力。因为月经问题已经被现代卫生巾解决了!久而久之大家就忽略了。而事实上,在现代卫生巾发明并普及之前,这是个切切实实存在的问题。

所以,生活在中世纪,没条件在意的妇女也就算了。凡是有条件的,月经期间都会尽量坐着不动,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尴尬时刻出现。

“我真不能理解,为什么小姐与菲利普王子的婚约还要再等4年才能履行。现在小姐已经‘成熟’了,正是结婚的好时候呢”路易莎换好卫生巾出来,就听到一个侍女和其他人闲聊,这也没避开她说。

海莲娜见路易莎没有附和这番话的意思,才站出来说:“这正是伯爵大人对小姐的爱护!过早结婚生育,对于女人来说可太难了!”

“这话我可从没听说过,那么多贵族小姐12、3岁就结婚了,还有更早的。嗳!我还听说过一个,一位才七岁的小姐和一位35岁的骑士缔结了婚事,她几乎是被自己的母亲抱在怀里举行的婚礼。”之前说话的侍女有些不服气。

“既然已经来潮,就可以生育了!”

虽然此时官方解释,女性的月经是因为女性‘体寒’(老西医的观念,认为男性具有‘火热的身体’,女性则身体寒冷,以至于文静而脆弱,是一种‘次等身体’。这样的观念,也可以说是非常厌女了),以至于无法像男性那样,通过汗液、混合液排出多余的□□的一种代替。

但是,大家显然也在日积月累中发现了月经和生育之间的联系。没有初潮的女孩,是不可能生育的而此时的婚姻么,理论上来说,只是为了生育孩子,所以如果不能生育孩子的话,一切就毫无意义了(宗教上认为男女结合这件事本身都是罪过,只是人在离开伊甸园后,已经不能‘单性繁殖’了,为了延续种族,所以大家不得不结合)。

此时有效的结婚年龄,最小是女12岁,男14岁。女方的年龄,基本上就是卡着多数人的初潮时间。

不过规定归规定,一般都是平民晚于这个年龄(男性尤其明显,老夫少妻在此时也被认为是幸福的状态)。

而贵族则常常早于这年龄——贵族婚姻都是家族与家族的利益交换,生育固然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但婚事本身就是结盟的一部分。所以为了政治或经济目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举行婚礼也不奇怪,大不了等孩子长大了再结合就是了。“如果你没那么固执己见,就会发现,过早生育的女孩比迟一些生育的要更容易难产。我想伯爵也具备这方面的认知,才会这样做。”海莲娜注意到对方还要争辩,摆了摆手:“不管你怎么说,伯爵大人已经决定了,难道你要用你的认知去否定伯爵大人吗?”

不是没法说出更有道理的话,只是对这种认知已经很牢固的,海莲娜知道说了也没用。

巴尔扎克伯爵确实知道,事实上知道迟一些生育对女性生命安全有好处的,并不只他一个。只不过大多数人,尤其是男性贵族并不在意。

而巴尔扎克伯爵在意,也不是因为他观念超前,或者格外爱护女儿。

这只是因为路易莎是他的继承人,她能生下孩子,布鲁多才能继续在他的血脉后代中传承。如果不能,继承权就要转到小女儿伊娃那一系。这种继承人转移的动荡会引起什么波澜先不说,巴尔扎克伯爵只有两个合法女儿,这也让他没法冒险,将女儿当消耗品。

对此路易莎当然是乐见其成的。12、3岁就结婚,并准备生育什么的,想想都头皮发麻。虽然17、8岁结婚也嫌早,但危险性已经比12、3岁降了一大截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