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儒学仁治,方才是中庸之道。”
陆川却是轻蔑一笑:
“苛政,猛于虎也?”
“若无律法约束,当今天下仍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若无法家之能,我大秦又如何能有今日之强大?”
“若是单纯依赖道德教化,便能够约束百姓,那周朝又如何会分崩?”
“唯有在儒家仁政的基础上,融入法家的法治理念,做到礼法并重。”
“方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道德教化虽然重要,但同样也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
“如此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稳定。”
“若是国家都不能够安稳,所谓的道德教化不全是空谈?”
“先有国家的稳定,方才能有道德教化!”
“儒学并非无用,单一儒学方才无用!”
“诸侯无一人用儒学治国,尔等难道还看不出问题所在吗?”
“尔等儒生,只会泛泛而谈,贻误天下,迂腐至极。”
陆川扯着儒家就是一顿喷。
听得在场的儒生无不咬牙切齿。
很想把他撕了。。。。。。不过仔细想来,其所言似乎也不无道理。
当然,这种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
随之而来更多的还是想冲上去给他两拳。
不远处的淳于越听到陆川的言论后,则是忍不住仔细的看了陆川一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叔孙通被陆川这么一喷,也是忍不住了。
“儒法并重,仁爱难存。”
“如此治世,岂能长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方为大势所趋。”
陆川闻言摇了摇头:
“仁爱?”
“仁爱,能让国家安稳吗?”
“我大秦,是靠的仁爱一统天下的吗?”
叔孙通缓了一口气,以保持君子的涵养,随后才开口道:
“法家只可治乱世,而我儒家则可治盛世。”
陆川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容:
“儒家连乱世都治不得?又如何能治得了盛世?”
“博士通,你之言说岂不可笑?”
听到陆川的反驳话语后。
叔孙通只觉得这陆川实在是不可理喻,难怪儒家的人讨厌他。
此人被讨厌,实属正常啊!
——
陆川作为朝堂上极为少数的主张儒法兼修的博士。
战斗力还是不低的。
不然也不会在朝堂之上一直存在。
而叔孙通身为儒家正统传人,同样很懂得如何吵架。
吵起架来甚至还引经据典。
所以,二人你来我往的硬是吵了半天。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
直到皆是口干舌燥方才得以停下。
这让一众旁观的贵族那是大呼过瘾。。。。。。原来儒家是这么用的啊!
不得不说,本来还只是打算来看热闹的一众贵族。
现在觉得当真是不虚此行啊!
能看到朝中博士如此对骂,这五千钱的门票还真是值了!
处在不远处的公子高,看见自家老师和叔孙通争锋相对的模样,不由得悄悄捂了捂脸。
暗自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让老师通过初选了。。。。。。
平日里老师就经常和廷尉因为儒家和法家而争辩不休。
本以为老师在众人面前会收敛一些,没想到反而还变本加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