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环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湘云姐姐也在,没有多准备,下回有好的一定记得给湘云姐姐也备一份。”
贾环是个弟弟,平时又和姐妹们不太多话,湘云自然不会去要他的东西,一笑带过,“二哥哥来得正好,我和林姐姐这里讲到一句‘淑人君子,怀允不忘’,我说这‘淑人’是贤淑之人,林姐姐却说是‘善人’之意,你来评评,哪个更贴切。”
宝玉不愿得罪人,赔笑道,“两个都解得有理,贤淑之人自然也是善人了。”
湘云讲的这句出自诗经,贾环听过,忍不住卖弄一下,插口道,“这诗的上一句接的是‘忧心且伤’乃是缅怀古代善人和君子的,还是林姐姐说的意思更贴切些。”
湘云拍他一下,“你懂什么,上古的贤淑之人难道就不该缅怀?”
宝玉原知黛玉说得对,只是怕湘云面上下不来,所以才说两个都有理,这时见贾环讲了出来,便接道,“大善之人自然是更加让后世敬仰的。”
湘云细思一番,觉得果然如此,点头笑道,“算你们说得对。”
黛玉却看了宝玉一眼,似笑非笑地道,“原来宝玉你这当哥哥的,学问还不及兄弟啊,不过也难说,只怕不是学问不及,而是怕得罪人也说不定。”
宝玉知她讥讽自己,也不正面作答,只对贾环道,“环儿最近的学问大有进益了,可是在学里用功读书了。”
贾环顺口道,“哪有,不过是这句正巧薄菡教过我,我便记住了。”
“薄菡?”
“哦,就是北静王爷。”
宝玉诧异,“我记起来了,他们上次说过,北静王是表字薄菡的,不过只有十分亲近的人才这般称他,你怎么也跟着叫?”
贾环语塞,半晌方道,“我就是私下里喊过两次,也不敢当着人这么叫他的。”
“私下里,什么时候?你去王府给他鉴定东珠的时候?”宝玉上下看看贾环,心中委实的不信,若说是薛蟠那个不学无术的去给北静王鉴看东珠,他都觉得更靠谱些,毕竟人家家里是皇商,年年都做着大宗的生意,见识得多。贾环同样的不学无术且无处见识,如何能担此责任?
贾环自然不敢说是在薄菡对他上下其手时,嫌他王爷王爷地叫着煞风景,才要他改的口。支吾了几句,只怕宝玉要多问,借口学中还有功课要做,忙忙地告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