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一旁的曾泰见狄仁杰面露思索之色,并未出言打扰,只是默然侍立在侧。
良久,狄仁杰失笑着摇了摇头。
他也是着了相,竟然在琢磨这种人的思维。
理解傻子的下一步,就是成为傻子。
结合武三思的种种前科来看,即便是偶尔做出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也是应有之意,不足为奇。
思及此处,狄仁杰长出一口气。
武三思粗枝大叶不假,但皇帝身边的内卫,都是些心思剔透之辈。
结合曾泰得到的消息来看,一开始这些人是想查清这些来历不明之人的身份,但不知出于各种原因,最终草草了结,并未深究。
能引得梁王和内卫同时关注,这湖州定然隐藏着非同寻常的秘密。
根据内卫目前的态度来看,既然他们默认梁王在自己眼皮底下兴风作浪,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两方的目标不同。
双方各行其事,井水不犯河水,自然也就谈不上竞争之说。
梁王深受皇帝宠信,即便是内卫也不想轻易得罪对方。
只是这种可能性极低。
这世间的真正的巧合极少。
而且到目前为止,发生的这一切,绝非一句巧合所能解释,更像是早有预谋。
其二,便是其中一方有问题。
内卫行事必定是皇帝授意,这一点人尽皆知,并非什么秘密。
内卫出没之地,必然关乎机密,常人唯恐避之不及。
武三思却一反常态,非但不避,反而千方百计参与其中。
其虽受宠,但有些事还是拎得清轻重的,否则皇帝也不会容忍他到现在。
既然皇帝密派内卫,说明她不愿此事为他人所知。
武三思此举,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一旦触及皇帝忌讳,即便是亲侄子又算得了什么。
亲儿子也不是没有杀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三思这般反常的举动,想必是有所依仗。
再结合内卫此番示弱之举,一切就说得通了。
一方明显有恃无恐。
另一方,则是视而不见。
虽然狄仁杰还不清楚这其中到底有何秘密,但只凭直觉,他判断此事必然与京中局势有所牵连。
如今各方势力汇聚在小小的湖州,风起云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且所有矛头都隐隐指向太子。
而作为深处漩涡中心的太子,却是缩在太子府中,闭门不见客。
临行前,狄仁杰曾打算登门嘱咐一番。
但思前想后,还是作罢。
那时京中局势已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分浓重。
作为复唐派魁首,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倘若手下之人将他拜访太子之举当作某种信号,极有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除此之外,皇帝本就有意让他远离时局,倘若他在这种关键时刻登门拜访太子,必然会触动她敏感的神经,对太子并于任何益处。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太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