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真是太好了,我特别喜欢你说的‘研究不分大小’这句话,这才是真正搞科研的人该有的态度。”
听完胥言这番话,李振立刻给他点了个赞。
到现在,李振越发觉得胥言很合他的心意。虽然这个小伙子的想法有时看似离奇,但这不正和当年的自已一样吗?
此外,李振觉得胥言将来的成就可能不会比自已低,只是要不要答应胥言的要求,这让他挺纠结的。
想了会儿后,李振说道:
“你提出的这件事吧,要说简单其实也不复杂,但要说难也的确有些麻烦。”
“想必你也明白这场试验的意义,所以到时我们可能会采取封闭实验的方式,每个人可能还需要签保密协议,期间几个月都不能出去,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是国家级别的特殊实验项目,严谨程度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在强调这次试验的重要之余,李振却出乎意料地表示:
“不过既然这种细菌是你最早发现的,所以我非常相信你的能力。这些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在有个顾虑:你能兼顾两边吗?一边是重要实验需要全心投入,另一边你还想着做其他的试验,你觉得能顾得过来吗?”
李振从不怀疑胥言的专注度,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发现与成就。但他担心胥言太过自信,最后两头都抓不住。
“说到专注,这点希望您对我不用有任何疑虑。我相信学校也能证明我的工作态度。至于同时开展多项实验的能力,我不敢说自已擅长,但我可以把两边的任务结合得好一点。对于重要的工作,我会全力以赴;而学校的那部分,正好用来放松心情,因为对我来说,科学研究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这时讨论完全变成了胥言与李振之间的对话,其他如校长或导师已经插不上话。双方各抒已见,分享着彼此的看法。而这一轮交流又让李振再次给胥言点赞。
“哈哈,你这家伙……”
虽然还没有直接答复,但从表情来看,李振很明显欣赏胥言,就像平时闲聊那样他说:
“有一句老话说得真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个领域有兴趣时,才会付出全部热情。但是当爱好变成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后,事情就会慢慢变了味道,哪怕是我自已也不例外。”
0·········
“最初可能我对研究本身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只不过这是我擅长的事罢了。可长期下来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目前很多时候,我只是在完成份内的活计,很难再有什么新颖的想法了。”
说到这里,胥言仍然没有搞清李振到底是什么态度,对方是不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因为他一直在谈自已的体会。
。。。。。。。
“在科学研究这条路上,保守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永远只是满足于现状,不去探索新的领域,那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大成就。老实说,我们机构这些年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成果也有不少,可是加在一起都没法跟这次你发现的新菌种相提并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开拓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