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杨厂长发问,李为民此时开口了:
“曾经,厂里决定设置一个新岗位,也就是生产组组长。
起初,我觉得技术过硬、有担当和责任心的刘海中同志,
非常适合这个岗位。无论是从全局考虑,
还是从长远打算,这样的决定似乎没有错。”
说到这,李为民突然话锋一转:
“但是,深入了解后,我才发现,
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没有直截了当地说下去,李为民看向了车间主任赵主任。
按理说,像今天这样的会议,
赵主任是没资格参加的。
但由于会议中有关于生产组组长任用的环节,
作为红星轧钢厂的领导层,
杨厂长他们也需要听听赵主任这个基层领导的意见。
其实呢,这也就是走个形式。
赵主任心里也清楚,他虽然是基层领导、车间主任,
但根本没有什么决策权,不过是形式上的一个傀儡罢了。
“赵主任,如果我了解得没错。
刘海中同志的钳工技术只能算一般吧。”
“这只是其一。”
“论技术,刘海中同志比不上易中海等老同志。”
“所以,说他是技术骨干,还值得商榷。”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
刘海中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的。”
“以前觉得他为人忠厚,只能说他隐藏得太深。”
“根据基层工人的反映,刘海中手脚不干净,
而且在工人中的口碑极差。
像这样一个脱离工人群众的同志,
如果我们提拔任用了,
是不是容易在工人群众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
不得不说,李为民不愧是当领导的,
口才那是没得说,官话一套一套的。
反正,领导要是不想任用一个人,
能找出一百个、一千个理由;
而想要任用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一番分析之后,看似在这次会议上表现得很强势的李为民,
又恭恭敬敬地把几位大领导捧上了天:
“我的观点说完了。当然,作为红星轧钢厂的一员,
我也只是从咱们厂的长远发展来分析这件事。
至于从全局出发,是否要提拔刘海中同志,
我听从各位领导的安排。”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在场的领导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其实,李为民的这番表态,
差不多等于给刘海中的晋升之路判了死刑。
试想一下,领导都不傻,他们心里都明白,
这大概是刘海中得罪了李为民。
至于具体是怎么得罪的,他们不清楚,也没兴趣知道。
在一个仕途顺遂、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基层工人之间做选择,
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毕竟,刘海中跟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非亲非故。
刘海中能不能当上生产组组长,对他们而言,
既没损失,也没好处。
要是因为这点小事惹得李为民不高兴,那可就麻烦了。
“我觉得李主任这番话在理。”
管理工资发放与财政审计的赵副厂长开了口,
“干部的任用,得考虑工人群众的情绪。
团结的事无小事,咱们不能马虎。”
随后,又有两位副厂长表态。
在场的七个人纷纷点头,
嘴里应和着“是是是”“对对对”“没错”之类的话。
当然,把刘海中从生产组组长的位置上拉下来,
并非李为民的直接目的,还有一步棋等着他走。
陈瞎子跟他说过,他最近走霉运,就是被刘海中克的。
若要转霉运为鸿运,
把刘海中从生产组组长的候选名单中除名只是第一步,
还得给他调岗。
趁着今天会议的氛围不错,李为民趁热打铁,
又提起了刘海中调岗的事。
按照李为民的说法,刘海中如今在群众中的名声很差。
为了保持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培养团队的凝聚力,
安抚基层工人的不满,有必要重新安排刘海中的工作岗位。
……
在红星轧钢厂的生产车间,
准确来说是刘海中所在的生产一车间。
要知道,红星轧钢一厂可是个有着几千人、接近万人的大厂,
这样的重工业企业,自然不止一个车间。
只是相对而言,一车间占地面积最大,工作的工人也最多。
今天,穿着新工作服的刘海中没在自己的岗位干活。
他梳着大背头,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挺着那仿佛怀胎数月的大肚子,
在赵主任不在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
生产组组长的任命还没下来,
他晋升的事八字还没一撇,
这老家伙就已经开始到处充领导了。
他在车间的走廊里走来走去,
不时地教训这个,数落那个。
甚至连四合院的一大爷易中海,
这位高级钳工、技术骨干,都没逃过刘海中的指责。
“易中海同志,你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啊。”
“我观察你好几分钟了。”
“你不是上厕所,就是歇着。”
“现在是工作时间,你到底想干啥?”
“你也是个老同志了,咋觉悟这么低,
就不知道起个带头作用,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嘛!”
说完易中海,刘海中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师父,这刘海中也太欺负人了吧!”
“瞧他那神气样。”
“任命还没下来呢,就把自己当干部了。”
“呸,什么东西啊!”
易中海的徒弟这时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实际上,发牢骚的可不只易中海的这几个徒弟,
车间里不少人对刘海中都心怀不满。
就算赵主任在的时候,
也没像刘海中这样把他们当孙子一样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