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丁主任一起来的,还有街道的几个办事人员。
“院里的其他几位大爷都在吗?”
丁主任冲刘海中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
然后依旧背着手的丁主任环顾四周,说了这么一句。
一听丁主任这么说,易中海和阎埠贵赶紧上前。
尤其是阎埠贵,屁颠屁颠的,笑得脸跟炸开的炮仗似的。
“丁主任,在呢,在呢,我是院里的三大爷。”
阎埠贵自我介绍着,想跟这位新任红星街道主任拉近关系。
可丁主任只是瞥了他一眼。
“你是院里的一大爷?”
丁主任最后看向易中海。
“丁主任,是我!”
易中海点点头。
丁主任问道:“咱们这个院里,年龄在十到三十岁的青年,有多少?”
这个问题把易中海问懵了。
要不是丁主任问,他还真没仔细数过。
刘海中自认为跟丁主任有过几面之缘,趁机问道:
“丁主任,您问这个干啥?”
“是这样的。”
“上面下达了文件,让咱们这个街道的适龄青年下乡再教育。
所以,我来统计一下人数。”
丁主任说出了这次来的目的。
下乡?
这个重点一出来,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现在可是五十年代末。
下乡潮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所以也不是啥新鲜事。
只是,院里的人想不通,以前院里的适龄成员,
有一批已经下过乡了,怎么又来。
“傻柱,躲啥躲,再躲,你能躲过去吗?
丁主任这次来,就是让你这种懒散分子下乡接受劳动再教育的。”
许大茂又针对傻柱了。
“许大茂,需要接受劳动教育的是你吧。
你这种人,才欠教育呢!”
傻柱回了一句。
就在许大茂和傻柱互掐的时候,
刘海中三位大爷和丁主任已经聊起来了。
易中海说:“丁主任,让年轻人下乡锻炼一下,是好事。
我代表大院,坚决支持上面的决定。”
易中海无儿无女,是个老绝户,
自然对这样的政策不关心。
可刘海中和阎埠贵就不一样了。
他们两家有好几个孩子呢。
像刘光天、刘光福、阎解放等,
都在丁主任说的年龄范围内,是需要再教育的一批人。
所以,刘海中和阎埠贵自然对易中海的话反感。
这两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刘海中对下乡这事看得很透。
啥劳动再教育。
一不升官,没前途。
耽搁几年,回来后儿子们现有的工作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可以说,在他看来,这事根本不是好事。
阎埠贵则想得更多。
两个适龄儿子,家里花了多少粮食、多少钱才养大,
平白无故送到乡下让别人占便宜,这买卖不划算。
而且,对阎埠贵来说,自家儿子要是下乡劳动再教育,
工作停了,工资也没了,损失太大了。
阎埠贵说:“一大爷,您这话就不对了。
年轻人下乡劳动再教育,锻炼一下是好的。
可在哪不是为社会建设出力。
乡下城里,应该一视同仁。
再说,咱们院里的年轻人,以前已经下乡过一次了。
这再下乡,不是占了别人的名额嘛。
这让别人本来有锻炼的机会,结果因为名额不够,没了。”
刘海中点点头,附和阎埠贵:
“三大爷说得对。
丁主任,您刚来,可能不知道。
我们院,以前已经下乡过一次了。”
本来,这两人还想说点啥。
丁主任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
“怎么,你们质疑上面的决定?
这是上面这次统一安排,跟我发牢骚,有用?”
做领导的,哪个不知道恩威并施。
丁主任也不例外。
威已经使过了。
现在该施恩了。
“你们两个老同志,不是我说你们,
思想觉悟咋这么低!”
“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
丁主任话锋一转:“这次呢,虽说上面统一安排,
但下乡历练的时间不长,就半年多。
半年后,都能回来。”
许大茂问了一句:
“那啥,丁主任,我能问一下,
这次我们下乡,会去哪个公社?”
考虑到躲不过去,许大茂决定提前准备。
因为工作的原因,
他跟四城周边不少公社的负责人关系都不错。
要是提前知道去哪个公社,打好关系,
下乡这半年也不至于过得太苦。
对于许大茂的问题,丁主任也没回避:
“按照划分,你们这个院的青年,应该去麦香岭公社。”
丁主任这话一出,许大茂不淡定了,
不由自主地“啊”地大叫一声,
整个人处于惊愕懵逼的状态。
真是怕啥来啥。
许大茂做梦都没想到,造化弄人。
这次下乡的地点,是他最不愿意去的地方。
那里不仅穷山恶水,在那,
他许大茂还得罪了不少人。
当初,因为李为民的安排,
他不情愿地去了麦香岭公社。
本是顺着李为民提供的线索去倒弄黄金的,
结果因为一部电影,他许大茂出了大名。
幸好,当时他跑得快。
不然,当时就被麦香岭公社的人打死了。
到现在,许大茂都没搞清楚那盘电影胶卷是怎么回事,
如此夸张的剧情,让他终生难忘。
回来后,他东躲西藏了好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