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不影响他对这家公司的掌控。
“这家也不错。”
竹下雅人盯上的第二个目标,是荷兰人罗杰斯创建的防弹软件。
如果说盯上史克威尔是看重它的研发能力,那么盯上防弹软件就是看重这家公司的老板。
罗杰斯,和任天堂高层有着非常好的交情。
如果星海游戏收购防弹软件,然后任命罗杰斯为公司的社长。
那么星海游戏很可能在任天堂那里,获得比较好的签约条件。
现在任天堂独霸主机产业,制定了比较苛刻的权利金制度。
每份游戏需要支付给任天堂1000日元的发行费,并且游戏卡带也要由任天堂生产,每份同样1000日元。
后者比前者更加的致命。
因为任天堂的卡带生产制度非常机械化,你必须提前在任天堂那里确定好,需要生产的卡带数量。
多了无法取消,少了也很难补充。
这个度非常难确定,游戏厂商经常吃大亏。
举2个简单的例子,
你一次性在任天堂那里预定100万份游戏卡带,结果游戏预冷只卖出去10万分。
也就是说,你需要独自承受90万份卡带的亏损恶果。
或者是你在任天堂那里预定10万份游戏卡带,结果游戏非常火爆,短短几天就全部卖光。
这时候你自然要加订。
可惜,任天堂根本不给你这个机会。
那边只会告诉你,排队等吧。
等前面的生产完了,才会轮到你。
但很多时候,游戏就是一阵风。
现在火,几个月后可能就过气了。
你订购也不是,不订购也不是。
可以说这项制度,坑惨了第三方游戏生产商。
如果自己生产卡带就不一样了,游戏公司可以根据游戏的销售情况灵活调整。
游戏热门就多生产点,游戏冷门就取消生产。
不会出现非公司原因的巨额亏损,也不会出现明明游戏销量很好,却无法及时生产游戏卡带的悲剧。
除此之外,
因为卡带的生产销售权都在任天堂手中,所以它可以轻易决定一款游戏的生死。
后来的史克威尔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公司全力制作的最新大作,被任天堂恶意倾销游戏卡带,导致游戏价格大跌,销量也跟着锐减。
史克威尔被任天堂这样搞了一手后,直接经济亏损就高达17亿日元,差点再次破产。
竹下雅人对于发行费无所谓,甚至愿意多交几百。
只要能拿到游戏卡带的自行生产权,他愿意在很多地方让步。
眼下算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等到1988年,任天堂对外宣布所有公司一视同仁。
星海游戏想要争取独立生产游戏卡带的权利,将会更加困难。
不过就算是这样,竹下雅人也不担心。
他同样有杀手锏,也就是正在商谈的《俄罗斯方块》项目。
有这款世界第一游戏在,就算是任天堂也只能让步。
因为《俄罗斯方块》,可以决定一款掌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