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估计,政府很难扛得住。”
日美发生过多次贸易战。
第一次是纺织行业。
结果:日本退让。
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服装鞋帽出口份额。
第二次是重工业。
结果:日本再次退让。
还是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钢铁、汽车等产品的出口份额。
第三次就是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
结果:日本依旧退让。
政府主动和美国商定,每年PC相关产品的进口份额。
当然,日本的退让,更多的是以退为进。
最典型的就是现在正蓬勃发展的信息产业。
日本和美国商定,要进口25%的美国计算机相关产品。
然后日本玩了个小手段,本国电脑和美国电脑系统不同。
结果就是软件无法兼容。
美国产的IBM、苹果等品牌电脑,在日本销量非常少。
当然,这一策略只能延缓。
如果没有竹下雅人,这一世的结果依然会是沦陷。
没办法,计算机行业和别的产业有很大不同。
这一行业更重视用户数量。
日本在这方面,相对于美国有无法挽回的天然劣势。
所以后世的互联网产业,最终只有依托英文大市场的美国,以及依托中文大市场的中国脱颖而出。
至于印度、西班牙等国,则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印度是没有统一语言,西班牙以及大部分说西班牙语的拉美国家,则是遭到英语产品的倾销影响。
“垂井学长别太难过。美国那边主要是针对PC,我们还可以在家电、照相机等产品,运行Tron系统呀?”
后世的Tron系统,就主动走上这条路。
无论是汽车还是各种机床,使用的都是这一系统,算是日本最后的倔强。
“没用的,未来是计算机行业的天下。”
垂井康夫语气落寞,有种英雄末路的悲情。
“额,确实。”
竹下雅人本来想说,既然这条路走不同,那就走免费开源路线。
后世的Linux操作系统,就是靠着开源共享的态度,发展成世界主要操作系统之一。
但他突然想到,现在还不是互联网时代。
想要走互联网开源路线,目前也根本走不了。
只能说,Tron系统提出的时间太早了。
如果是1991年之后提出,那么先走开源路线的Tron,很大几率替代掉Linux。
此外,如果1991年之后提出,Tron操作系统也不会受到美国政府打压。
因为当前,世界操作系统产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美国害怕Tron操作系统,威胁到自家操作系统产业的发展。
1991年之后就不一样了。
1990年,微软的Windows3.0上市,立马横扫市面一切操作系统。
美国政府已经不担心有操作系统,能威胁到自家产业。
也正是在Windows3.0上市的第二年,美国撤掉了对Tron操作系统的限制。
不过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在乎Tron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
只能说,
时也,命也!
“那,坂村健教授怎么说?”
坂村健,就是Tron开源操作系统的创始人。
“还在为操作系统的事情奔波,寄希望于政府和企业可以顶住,但完全就是在做白日梦。”
“不可能的。”
“很有道理,实用类发明专利,确实可以让一家公司快速崛起。”
“我们日本的电子巨头索尼,应该也算是同样的案例。靠着特立珑和随身听技术,已经成长为重量级电子巨头。”
竹下雅人认可的夸奖道:“是的,都是差不多的原因。”
青年参加NHK采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解答不明所以群众心中的疑惑。
内田由衣算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禁让他长舒一口气。
“不愧是NHK的精英,很好的配合自己完成任务。”
青年开心的在心中感慨。
竹下雅人是日本的风云人物,NHK的采访节目一经播出,就吸引到了许多人的目光。
就在竹下雅人侃侃而谈时,电视机前一位买了松本制造股份的家庭主妇,没好气的对丈夫抱怨。
“我就说嘛,读买新闻说的根本就不是松本制造,下次别乱猜啦。这次亏大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
丈夫也知道这次自己理亏,股票卖早了,损失十几万快。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在内心暗暗发誓,再也不行新读买新闻的报道了。
“哼,这么大的报纸也乱说,可恶。”
他知道,读买新闻说的就是松本制造。
只不过没有明说,而是采取含沙射影的手段。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日本多地。
大家不约而同的,降低了对读买新闻的信任度。
“怎么办,怎么办?”
看过新闻采访,读买新闻内部一位上了贼船的编辑,立马发现大事不好。
他连忙找到合作人,让他快点想办法。
这种损害报纸信誉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公司内部重视。
如果不找到解决方法,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完蛋了。
“放心,我们会帮你解决,不用心慌。”
准备坑害松本制造一笔的罪魁祸首,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但他觉得眼前之人还有用,所以准备捞一把。
反正以自家的实力,代价也不大。
“那就好,谢谢,谢谢。”
“没事,都是自己人,小事。”
随着节目的曝光,关于松本制造身上的纷纷扰扰很快散去。
公司甚至因为此时因祸得福,市值又涨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