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第41章
因为白朔的话,本来就干劲十足的羽族更是热情高涨,离得远的羽族没听到这边的动静,但经过其他羽族的口口相传,在晚饭结束时也听到了这些话。
接下来,白朔安排的事情更加顺利,地窖和饲料坑同时动工,最先挖好的两个在养殖区的饲料坑。
饲料坑比较简单,就是方方正正一个深坑,和养殖坑差不多,只是多了一道上用红土处理的工序,处理后,内壁隔水防潮。
白朔安排养殖队的成员闲着的时候把剩下草料切碎一些,然后堆在饲料坑中,每堆放一层,用圆滚的石头压一遍,压实后堆下一层,一直堆到几乎和周围齐平,上面用不透风的兽皮盖住,再用土埋上。
另一边,储存食物的地窖也挖好了一个,仓库里满满当当的陶罐和大缸终于能搬走了,白朔决定把暂时吃不到的食物放到了地窖里,包括一部分小麦和那些耐储存的水果。
为了减少工作量,大部分耐储存的水果之前都没有切片晾晒,而是直接放进仓库中。仓库最里面虽然也能储存食物,但保鲜效果远不如地窖,地窖储存的时间更久。
放食物的地窖和水窖还有一些不同,地窖入口小,里面空间大,进口处只有两个成年羽族合抱那么大,但下去后向周围挖了十几米。
为了防止后期出现塌方等情况,挖地窖时并不是直接挖到边缘,而是每隔一段留出一片土壤不挖,作为支撑,除了中间一条路和出口相连,其余地方更像是单独的隔间,类似酒店那种格局。
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存放的食物放在不同的单间中,可以单独密封,后期取用也更加方便。
挖好地窖后,白朔让人拿了一些驱虫草放里面燃烧,又撒了石灰消毒,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后,又经过两天的通风,测试氧气后才安排人往里面放物资。
以前能在仓库存放的食物,现在都能放进地窖中,只是地窖不好一直开着,在存放完第一批物资后,用石头堵住两个单间的入口。石头旁边挂了两根粗细不同的绳子,粗一点的绳子打了六个结,细一点的打了十三个,代表的是生长季第六个月第十三天储存的食物。
等需要食物的时候,会根据储存日期的先后打开单间,先吃最先储存起来的。
两个隔间密封好后,白朔用炭笔在千层树树皮上记下第一批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写好后用竹片夹上,固定住竹片两端,就成了一个简易的记录本。将记录本单独放在仓库靠里的一个架子上。
架子上是同款记录本,有薄有厚,每一沓都记了不同的事情。比如几月几日,部落里哪个方位种下了什么植物的种子,种植面积大概多少。再比如,原黑土部落加入前部落有多少物资。这些东西全靠脑子记总有遗漏的时候,只有这样记录下来才不会忘记。
一些已经处理好的事情,白朔就会在后面做上标记,然后将有用的东西誊抄在新的记录本上。上个月小麦成熟,根据时间算出生长季种植的小麦生长期为九十天左右。前几天哼哼兽产仔,小咯咯鸟破壳,算出哼哼兽怀孕周期为一百二十天,小咯咯鸟孵化时间为三十六天。
有了这些数据,在接下来的安排中,白朔就能做出更好的安排。像现在,生长季即将结束,距离雨季开始还剩下七十多天,距离雪季还有一百三十天,安排工作时要考虑季节变化。
最近新抓回来的哼哼兽,就算出现发情现象,也不能立马安排配种,因为哼哼兽现在怀孕,代表着那一批小哼哼兽刚出生就是雪季,食物少不说,极端的低温环境,小哼哼兽很大几率会被冻死。
同理,现在成熟的作物,比如一些叶菜,哪怕生长周期短,也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了,最多种少量的准备吃嫩叶,等下一轮成熟是来不及了。叶菜需水量比小麦大,旱季两天就干死了,小麦定期浇水可以收获,而叶菜要想在旱季生存,要每天灌溉,但这显然不可能,劳工支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是赔本买卖,白朔不会做。
放好最新的记录本,白朔拿出另一本,这个是原百羽部落成员的那部分财产,他已经算出每个人应得的陶币数量了,还没有分下去。
暂时没有分陶币,一方面是最近比较忙,另一方面就是陶币的安全问题。
白朔也是在陶币流通后才发现,哪怕他将陶币做厚了不少,磕碰依旧在所难免的,因为周围的建筑,多数是石头,陶币碰上这些,结局可想而知。
普通的小磕碰不影响使用,但那种磕掉一大块的、摔成两半的,都需要换新的,这部分损耗部落负责,虽说烧制陶币的成本较低,但损坏太多也不太好,现在人少还可以随时兑换,以后人多了,或者大家手中的陶币多了,工作量肯定要增加。
解决这个问题,白朔想出来三种方法。
一个是尽量省去不必要的交换次数,比如伙食费,直接从工资中扣取,节省时间的同时,少了一来一回两道工序,磕碰就少了。
第二个方案是改良陶币,将边角做得更圆润一些,减少陶币与陶币碰撞时边角产生的磕碰。
这两个方案现在正在进行,新款陶币好用一些。而最后一个还没开始实行的办法,则是改良陶币的收纳方式。
现在每个人领回去的陶币堆放在一起,拿出来数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摔了。这次分的数量多,直接发下去,恐怕第一天就要损耗不少。白朔打算用绳子将陶币缠绕起来,每隔一个陶币打上结,有柔软的绳子相隔,陶币不会直接发生碰撞。十个陶币为一串,数量简洁明了,还可以直接挂起来。
白朔开始翻找适合捆绑陶币的绳子,从编织麻绳到现在,原料已经不仅仅是最初的麻杆了,只要是能取出纤维搓成绳子的植物,采摘队全部收集了一遍。
搓好的绳子不太适合,因为绳子大部分是圆形的,白朔需要的是扁平状的,可以在陶币上缠绕一圈再打结,最后在原料那边找到了想要的。
一种类似马兰花的植物,叶子细长有韧劲,晒干后可以直接充当绳子,只不过长度有限,大部分在一米左右,虽然是天然的绳子,但捆绑大型物品时不方便。
这种限定长度用来捆陶币则成了优势,捆十个陶币足够了,白朔拿起一根晒干的叶子,放在水中浸泡后拿出来,开始往陶币上缠,绕两圈后陶币只剩下两道缝隙,然后打两个结,缠下一枚,等缠够十枚陶币后,在两端各打一个结,最后系在一起。
其实如果成串用,不打结也完全可以,这么做是为了使用方便,需要几枚,就在上下分别割断,陶币两端还有结,分成段后不会散掉。
实验过后,白朔拿着一堆陶币和叶子去找彩林。
“彩林姨姨,这些陶币全部用叶子包起来,像这个一样。”白朔拿出自己做的成品。
看到那一串陶币,彩林连忙擦干净手,接过来反复看,有些惊喜:“这样好,这样就不会碰碎了。”前两天彩洪不小心磕了一枚陶币,彩林心疼得不行,其实只磕破了一点边角并不影响使用,但陶币可是和陶器一起烧出来的,这么珍贵的东西,看到磕磕碰碰,就算自己没有损失什么也心疼。
家里的陶币,彩林都是小心翼翼包在树叶里,然后放在兽皮袋中,外面还要用干草盖住,裹了一层又一层,就怕弄坏了。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而白朔拿出来这一串,彩林一看就知道这种方法更好,赞叹的同时叹气:“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弄呢。”她只想到把所有的陶币包起来以防磕碰,根本没想起来可以在每一枚外面加一层。
感叹完,彩林问白朔:“要包多少个?”
白朔:“这里面是一百枚陶币,彩林姨姨练习一下,等会我让阿父送过来一筐,明天还有一批,总共五千枚。叶子不太够,你让采摘队再带一些回来。”
最近采摘队重点摘取成熟的果树和作物,不太重要的有些要等到旱季来临时才会带回来,有急需的要提前说。彩林看管加工队,加工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编织品的制作,另一部分则是食品加工,工作范围和采摘队有联系,这边有需求,可以跨过白朔和花永,直接和采摘队商议。
彩林答应:“行,等会我去找彩文说。”
白朔点头,彩文是采摘队队长之一,也是彩林的妹妹,两人住处相隔不远,一些草叶,顺带就摘回来了。
这边跟彩林说完,白朔回仓库,路过乌苍乌焰的山洞时,听到了里面乌苍的声音。
不是白朔要听,是乌苍的声音太大,隔着老远就听到了,这点不单单是乌苍,整个部落的成年羽族,有九成都是这样,嗓门大。从花永晚饭时传达命令也能看出来,几百人,又是饭桌,那么大一片地方,不借助任何助力,全靠嗓子吼。
山洞内,不知道山洞外面有人的乌苍正在大声密谋:“崽,记住了,这两个陶币是你摔碎的,这三个是我摔的。”
白朔:“……”哪怕看不到里面的场景,白朔都能想象出他的无语,要说陶币在谁手中损坏速度最快,毫无疑问是狩猎队,习惯了大力捕捉猎物,对待陶币这种脆弱的物品,特别不习惯,三天两头就会弄坏一枚,大部分时候是忘记把陶币放哪了,一甩兽皮陶币飞出去,听到动静才想起来。
而幼崽,在这点上表现就比较好了,有之前零食卡做铺垫,大家都知道带回去要好好保存,加上幼崽赚到的陶币本身就不多,因此很少有弄坏的。
乌焰手中虽然有陶币,但以他的性格,估计直接放起来了,摔碎的几率几乎为零,比起乌焰摔碎的,白朔更相信罪魁祸首是乌苍。
白朔猜得没错,山洞里,乌焰面无表情收起几枚陶币:“没收。”
乌苍看着空了的两只手,叹气,他家崽怎么就和别人家崽不一样呢,看隔壁崽崽多乖,听说白巡弄坏陶币,白朔从来都不会生气。
而被乌苍羡慕的白巡,此时正苦哈哈数陶币,十枚一摞,十摞一小篮,十篮一箩筐,数错了要重新数,还不能有磕碰。
第042章第42章
最先包好的五千枚陶币,是白朔用来分给部落老成员的,也就是黑土部落加入前就在部落的成员。
幼崽们之前负责的工作是跟着撒种子和养殖猎物幼崽,白朔算出分成,然后根据年龄分。
三岁以下的幼崽没有陶币,三岁到六岁的多多少少帮过一些忙,每人奖励两个陶币,算是鼓励,六岁到十岁的幼崽每个人可以分到二十五枚陶币。
剩下的资产,也就是一开始就养殖在养殖坑里的猎物,总共是十头哼哼兽、两头哞哞兽、七头咩咩兽和十多只咯咯鸟,加上盐和一些工具,最后核算下来,总共价值在四千陶币左右,亚成年和成年羽族分,根据劳动强度,每个人能分到十五到六十枚陶币。
分完这些后,红根果成熟,还要再分一次,不过那时候就一种食物,分配时不像现在这么麻烦。
为了分配时速度快一些,彩林那边将陶币包好后,白朔喊了白肃乌焰和彩洪帮忙,先根据每个队伍能得到的陶币数量分成组。
最近陶币流通的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用的都是最小的陶币,面值为五和十的陶币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但论起储存,还是面额大的陶币方便储存,拿一枚大号陶币比提着十枚小号陶币方便。
这次许多人分到的陶币多,因此白朔让彩林包装的陶币中,有不少是面额为五的,一串就是五十陶币,再加一串小号的陶币,狩猎队队长的分成就出来了,狩猎队成员的分成比队长少一点,为五十二枚,其他队伍的分成不到五十,全给小额的陶币。
几十多枚陶币放在一起,不小的一堆。白朔看多了陶币,没什么想法,白肃和乌焰跟在白朔身边,也见过不少,几个人中彩洪最惊奇,看了好久。
看着那一堆堆陶币,彩林惊艳的同时担忧地问:“白朔,这么带回去,万一摔倒了怎么办?”彩洪特别爱惜陶币,上次不小心磕到了一下,他难受了很久,现在,每个人都要领一堆陶币回去,彩林总感觉刚分下去就会有人弄坏。
白朔拎起一串观察,外面已经包裹了一层,彩林等人的手法很好,每一枚陶币上面都缠了两到三圈,只留下两三条缝隙,既能检验真假,又不影响包裹效果,这样成串的陶币,只要不是用力砸,基本不会碎。
只是……白朔看向乌焰。
乌焰疑惑地和他对视,片刻后突然心领神会,伸手从身上口袋里掏出五枚碎成块的铜币。
白朔数了数,应该就是昨晚乌苍说的那几枚,只是他有些好奇:“怎么弄坏的?”
乌焰:“阿父前天睡到半夜觉得脑袋硌,拿出来扔出去了。”扔完反应过来是陶币,昨晚还试图说服他背锅。
白朔:“……”不愧是部落数一数二的战士,力气就是大。
其实乌苍这种行为不是个例,以前部落直接分食物,吃不完的放在山洞里存着,但现在换成了陶币,又因为他说了陶币和工具不干净,不要直接接触食物,好多人都把陶币放在床上,但半梦半醒的时候意识不清,经常会把陶币甩出去。
而放在其他地方,睡觉时是安全了,拿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有可能会蹭掉。
包裹好的陶币本质还是陶,外面的包装能保护一次两次,不可能每次都能让陶币安然无恙。
所以想安稳,最好单独放置起来。
白朔的目光在仓库内转来转去,最后盯上了他们放零食的收纳筐。为了方便盛放各种不同的食物,也为了方便携带,白朔这边的零食筐尺寸不同,有大有小,大的有两手合抱那么大,小的只有两个巴掌大。
白朔把那个最小的拿到旁边,将四串陶币放进去,只占了半个底,上面还能放不少。
“用这个装陶币怎么样?”白朔问另外三人。
白肃点头,觉得不错:“可以。”
彩洪也赞成:“现在开始编吗?”现在还不到中午,如果编的话还来得及。
乌焰看了看那个盒子,提了一句:“换种颜色。”免得总有人觉得盒子里面是零食。
白朔也觉得换种颜色合适,部落里适合编织的材料多,而不同植物作为原材料制作的麻绳颜色也有区别,完全可以找出不同的。
最后白朔选了一种晾干后颜色看起来依旧偏绿的叶子,让彩林先编一批存钱罐。
于是当天晚上,分发陶币的同时,每家人能领到一个存钱罐。规格有大有小,小的比最小的零食盒还要小一些,给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幼崽使用,最大的有小的两个大,是成年羽族的。
后加入的成员,看到老成员分陶币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触,但是看到一个个巴掌大,无比小巧的存钱罐,有些心动。
成年羽族忍着,而幼崽和亚成年,十分清楚这种事情要找谁,不由把目光转到白朔身上。
突然被盯上的白朔:“???”
“白朔,”最先开口的是灰念,大概是最先认识白朔的原因,亚成年面对白朔时最放松,也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存钱罐多少陶币一个?”她是真的想要。
白朔没想到是这件事,看着一群眼中写满了想要的亚成年和幼崽,抬手一挥:“明天做一批给你们,不要陶币,算是部落福利,以后好好干活就行了。”部落里的老人编起这些小物件速度很快,存钱罐又小,根本不费工夫,卖的话价格都不好算,还不如直接送。
灰念有些不可置信,又问了一遍:“真的?”
白朔反问她:“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白朔确实没有骗过他们,白朔说明天有,那明天一定有,一群幼崽和亚成年立马高兴起来。
看到他们高兴,白朔也满意,更让他满意的是,即便不远处的老成员在领陶币,这些人目光中却没有嫉妒或者不高兴,真真切切只想要存钱罐。
白朔喜欢这样单纯的羽族,他喜欢和平的部落,事实证明花永没有看错人。
第二天,白朔和承诺的一样,准备好了一批存钱罐发给昨天没有的成员,这下除了三岁以下的幼崽,每个人都有了新的储存陶币的工具。
领到存钱罐的羽族将陶币放在存钱罐里,然后找个角落藏起来,这下就不用担心忘记位置或者随处乱扔丢了。
双管齐下,部落拿摔坏的陶币过来换新陶币的情况减少了不少,少量损耗可以忽略不计,白朔也不用经常在山洞里等人过来换陶币了,只需要在分完陶币的同时问一句。
少了陶币的后勤工作,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更让白朔高兴的是,第一批饲养的小咯咯鸟开始下蛋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之前他就计划这批咯咯鸟不宰杀,留着下蛋。咯咯鸟的下蛋频率是一天一枚,一枚蛋一斤左右,刚开始下蛋的咯咯鸟生出的蛋没那么大,只有半斤左右。
咯咯鸟蛋的吃法很多,蒸、煮、煎、炸,和鸡蛋味道差不多,都很好吃。
现在部落里刚开始下蛋和即将下蛋的咯咯鸟有一百只,一直下蛋的有三十多只,几天时间就能攒出两三百枚。
鸡蛋攒够三百后,烹饪队就会在当天吃完饭后将个头小一些的咯咯鸟蛋放在锅里煮,煮熟后拿出来放在厨房,第二天狩猎队和采摘队出发前,每人带一个,在部落干活的人也会有一个。
一个咯咯鸟蛋,年龄小的幼崽们能抱着啃一天,省下了不少其他食物。
小咯咯鸟下蛋的同时,住在它们旁边不远处的咕咕鸟也开始下蛋。
这个世界的咕咕鸟和白朔上辈子认识的咕咕鸟只有叫声相同,长相和习性相差很多,这里的咕咕鸟不会飞,一只成年咕咕鸟大概十斤左右,更像是鸡,生活习性和咯咯鸟有些像,胆子很小,听到一点动静就会藏起来。
咕咕鸟太小了,十来斤去掉骨头和皮毛,也就将将够一个成年羽族吃个半饱,因此以前都是刚学会捕猎的亚成年抓着打牙祭的。至于咕咕鸟蛋,六七枚才有一个咯咯鸟蛋大,半天找不到几枚,一口就能吃光,因此属于不受欢迎的食物,除非碰上自投罗网的,一般很少专门捕捉。
但是白朔正是看中了咕咕鸟和咕咕鸟蛋的小,咕咕鸟蛋和鸡蛋个头差不多,刚好腌咸蛋、做皮蛋。
攒足两百枚咕咕鸟蛋后,用清水洗干净,放在外面晾干。草木灰和盐加水搅匀,把晾干的咕咕鸟蛋放在里面滚一圈,外层再滚一圈干草木灰,然后整齐地摆放在陶罐中,让白允帮忙把陶罐挪到仓库里面。
放完咕咕鸟蛋,白朔看到了旁边两个陶罐,开口:“阿姆,帮我把这两个拿到外面去。”
“好。”白允答应着,抱起来颠了颠,不沉,直接一手一个拎到山洞口,问,“朔,这里面是什么?”
“酒曲和醋曲,酿酒酿醋的。”白朔解释,这两种曲现在还不能用,因为制作醋和酒的另一种原料,大米,现在刚刚开始收获,所以要把酒曲和醋曲晾干后保存,需要时可以随时取用。
将酒曲和醋曲放在外面晾晒,白朔又拿出记录植物成熟周期的那沓记录本,在水稻播种期后写上成熟时间,算出从播种到成熟需要九十天,和小麦成熟时间差不多,明年生长季应该可以种两季。
今年这批水稻是集市后开始播种的,水稻成熟,代表着距离上个集市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同时,意味着一件事。
旱季,在整个部落的忙碌中,悄悄降临了。
第043章第43章
神佑大陆的季节变化,不是一下就从一个季节变成另一个季节的,中间总有十几二十几天的过渡,过渡时间每年都不完全相同。
今年从生长季第六个月第二十天开始,雨水就有变少的趋势,虽然隔几天还会下一次雨,但明显不如之前持续时间长,原本正在生长的叶菜,最近也变得蔫蔫的。
白朔当机立断,安排采摘队和种植队收割红根果和叶菜。
红根果藤发酵后可以喂猎物,所以割下后直接运到养殖区,等红根果地里的秧苗全部割完后,一群人才开始拿着锄头挖红根果。
红根果收获过程中最好不要有磕碰,不然储存过程中容易坏,因此挖红根果这项工作,主要是成年羽族来,而亚成年和幼崽则是拿着背篓和篮子,负责将挖出的红根果捡起来,根据大小放在不同的背篓中。
当初总共种了两千多株红根果,一天时间就挖完了。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产量比纯野生的高不少,最小的一株红根果苗也收获了大几斤,最多的一株产量高达二十多斤。收完后白朔估算了一下,加起来总共有近三万斤。
虽说三万斤红根果平均分下来每个人只有一百来斤,但架不住他们部落今年食物种类多,又不是只吃红根果,因此看到这些收获,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白朔挑了一些个头均匀,完整无磕碰的单独保存起来,这些是来年种植的。
剩下的那些,收获过程中或碰或撞的,单独拿出来,完好无损的按照大小排序放进地窖中。
当天晚上,部落吃了一顿红根果,有破损的红根果清洗干净,太大的切成两块,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蒸熟后,一股浓郁的香味从蒸笼扩散开来。
蒸好的红根果香甜软糯,但不能单独吃,如果只吃红根果会噎,今年的收获足够大家时不时吃一顿。
地窖中有小麦和各种水果,加上前段时间收获的萝卜,隔间基本堆满了,因此红根果被放到了单独的地窖中,红根果数量多,占了一个单独的地窖。
部落里的成年羽族也发现地窖的好处了,哪怕还没意识到地窖储存的时间更久,他们也发现地窖比仓库方便了。前些年,收获回来的食物会一起堆放在仓库中,种类和成熟度根本没时间仔细分辨。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而充当仓库的几个山洞都在最底层,里面本身就带着潮气,因此放进去没多长时间,就会有腐烂的味道,到最后,整个仓库味道十分难闻,从里面寻找可以吃的食物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现在这些食物被白朔安排着,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地窖中,除了进地窖之前要通风这点稍微麻烦一些,无论取用还是存放食物,都要比之前方便,而且还没有腐烂的味道,因此即便挖地窖时麻烦,大家依旧甘之如饴。
三万斤红根果堆放进去,开口用兽皮和木板封紧,周围又撒上驱虫粉和石灰,防止虫子进去。
封好地窖后,白朔开始计算这次的工资,当初商量的结果是红根果属于老成员,但从集市结束,除草挖沟,包括这次收割,新成员也是出了力气的,总不能让他们白干活,因此最后的分配方式是白朔、幼崽、老成员和新成员的占比是1:1:6:2。
因为红根果是在新成员加入前就种下的,所以和小麦一样,没有扣除部落的那部分,红根果之后收获的食物,全部按照新制度进行分配,收获的食物三分之二属于部落,三分之一按劳分配。
收获完红根果,剩下的不止叶菜,还有黄豆、芝麻、孜然和向日葵。
孜然是调味品,种植的时候没种太多,只种在了几片小块的区域。芝麻种了不少,但产量比较低。黄豆产量最高,种的也多,只比水稻少一点。这三种收获后全部放在空地上晾晒,旱季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方便晾晒植物了。
向日葵的晾晒方式比较特殊,在割下向日葵花的时候,直接将花插在茎秆上,等太阳晒干后再来收,节省了不少地方,而且因为离地面有一定高度,通风性好,周围也没有遮挡,晒干的速度会比带回去晾晒快。
当初还种了一些瓜类,只是瓜类种植时间晚,之间太忙,一直没顾上,现在其他人已经掌握了几种植物的收获方法,白朔就把这些事情全权交给种植队和采摘队了,他和几个幼崽和亚成年一起去看瓜类。
第一批果实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现在已经可以分辨出种类,是南瓜和葫芦。
南瓜有两种,一种是磨盘型的,一种是长条形的,两种生长进度差不多,最大的即将成熟,还有一些小的才刚刚开始开花。
白朔看了看旁边,不远处就是河,可以挖沟引水过来浇,旱季能接着长,有这条河在,两个月的旱季也能利用起来,明年早点种下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葫芦现在比南瓜还小一点,但数量比南瓜多得多,当初的种子,就属葫芦种子最多,白朔没认出这是葫芦种子,听到黑土部落的描述以为是什么瓜。看种子数量太多,只让种了一部分,即便这样,产量依旧不少。
跟在白朔身后的灰念看到他盯着这些植物看,比了一下胳膊的长度:“这种食物以后能长到那么大。”
旁边一个原黑土部落的幼崽皱起了眉头,小脸上全是讨厌:“不好吃,没有味道。”哪怕刚变成人形没几年,这种食物的味道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听到幼崽的话,灰念也有点不好意思:“嗯,是不太好吃,有其他食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吃这些。”
白朔了然,好吃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种子了,许多羽族没有种植的概念,很少专门为了来年的收成留种子,能够意识到不破坏幼苗的都是少数。对羽族来说,每年都尽量收集到更多的食物,如果一个地方待得时间久周围食物变少,直接搬家就是。
因此好吃的食物,即将成熟时就能吃得一干二净,只有数量多或者不好吃的食物才能留下种子,而葫芦,显然是两者都占了。
葫芦不像其他瓜果蔬菜,有自己独特的吸引人的味道,而羽族做饭时又一贯简单,要么煮要么烤,在烧制出陶器之前,部落只有几口石锅,烤就成了最多的选项。
黑土部落的物资比他们部落还要少,烹饪食物的方式更不用说了,将葫芦烤了吃,或者直接吃,味道当然不会好。
但换一种吃法就不一样了,葫芦炖肉炒肉,或者切成条晒干再炖肉,都是不错的食材。葫芦本身没什么味道,但和其他食物炒或炖在一起就不同了。
“可以吃的,不过不是烤着吃。”白朔抬手摸摸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往后伸手,“给我一把刀。”
部落里的人虽然信任他,但上到花永下到幼崽,特别是他们一家,都不允许他带刀,不止刀,连大一点的兽皮袋都不让带,白朔最近拿到过最重的东西,就是陶币,还是在其他人没注意到的时候拿的。
闻言,离他最近的乌焰伸手拎着葫芦,另一只手拿刀割掉上面的藤蔓。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乌焰已经将葫芦放进了一旁的背篓中。
只说了一句话的白朔:“……”好吧,力气大了不起。
知道自己的力气比不上其他幼崽,白朔也没有逞能,而是认真挑选起来。
即将成熟的不能摘,因为瓤已经干瘪了,味道不好。很小的不摘,太嫩的下锅就找不到了。形状好的也不摘,留着成熟以后做容器。
挑挑拣拣下来,只摘那些个头不小,但又没到成熟期的的歪瓜裂枣。
南瓜也摘了几个,相对来说,南瓜就不用挑了,成熟的都摘走。
回到部落后,白朔先去翻找贝壳。
几个月前没发现石灰石的时候,白朔用贝壳烧过石灰,从那开始,幼崽们就知道这是有用的东西,在河边抓住捞到河蚌也不会因为肉不好吃就扔掉了。因为工作时间所得是部落的,这些捡到的河蚌,也被他们交给了白朔。
这些河蚌,白朔也不爱吃,这里的河蚌肉质特别硬,而且不好处理,有处理河蚌的时间,其他菜都上桌了,因此蚌肉直接喂了咯咯鸟和嘎嘎鸟。
而蚌壳,之前没想好蚌壳有什么用处,用背篓装着放在了山洞里,他那里暂时用不到但又不舍得扔的东西很多,几背篓蚌壳只是冰山一角。
前段时间需要切的东西多,石刀消耗速度快,白朔就将蚌壳拿出来,让老人们把边缘打磨锋利,做成蚌刀用来切菜。蚌壳数量多,打磨起来比石刀容易,现在很多工作用的都是蚌刀。
目前部落里蚌刀的数量和骨刀石刀差不多,给葫芦削皮,白朔想到的也是蚌刀,但他用的,和那些直接用打磨好的蚌刀不太一样,蚌刀磨的是边缘,白朔要磨的是中间部位。
白朔挑了几个大小刚好能够成年羽族单手握住的贝壳,让力气大的亚成年帮忙,在粗糙的石头上磨,将最中间磨出一个硬币大小的小孔,处理一下孔周围,就是一把天然的削皮刀。
将贝壳削皮刀放在葫芦上,用力按着向前推,葫芦皮被削去。
将葫芦外皮削干净,切成手指粗细,焯水后用来炒哼哼兽肉。
哼哼兽肉切块,肥肉放在锅里煸炒出油脂后加瘦肉,炒出香味,加入葫芦条和盐,不断翻炒,炒熟后停火起锅。
最近的食物是两菜一汤一水果,两道菜一般一荤一素,像哼哼兽肉炒葫芦这样有荤有素的,那就两道都这么做,于是另一道菜,白朔选了酸菜炖排骨。
排骨洗干净后煸香,放葱姜炒香,倒切好的酸菜继续翻炒,酸菜水分炒干后加开水,最后加盐。
最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后一道南瓜汤最简单,南瓜切块,成熟的小脆脆果洗干净,清水下锅,倒进南瓜和小脆脆果煮,煮到南瓜软糯后停火。成熟小脆脆果其实就是红枣,口感发甜,南瓜汤加点糖味道会更好,奈何他们现在没有,不过食材本身就带着甜味,味道并不差。
水果不用做,加工队那边洗干净还没来得及加工的水果,每个桌上摆放一盆,随便吃。
晚饭时,两道菜吃得一群人头也不抬,他们不喜欢吃叶菜,但叶菜腌制的酸菜却很喜欢,至于葫芦,根本没人吃出来这是什么,葫芦吸足了汤汁,吃起来带着肉香,每个人都吃得一干二净。
吃完后慢慢喝着甜滋滋的南瓜汤,再吃两个水果,个个美滋滋的叹气。
饭后消食的时候,灰明问白朔:“白朔,今天炒肉用的什么?”白朔经常能找到一些他们没吃过的食材,就算是同一种食材,白朔也总能想到不同的吃法,酸菜前几天吃过,他能尝出来,但和肉炒在一起的食材,他好像没见过,最近也没听说部落有了新食材,越发好奇起来。
除了烹饪队和几个帮忙的亚成年,其他人也在好奇这件事,不像萝卜,他们吃过萝卜,萝卜更脆一些,更不像叶菜,叶菜很薄,厚一点的菜根也不是这种味道。
白朔介绍道:“葫芦,就是你们当初带回来的种子种出来的,汤是南瓜汤,都是今天摘了带回来的。”
白朔说着的时候,灰念已经跑到厨房去搬剩下的葫芦了。
看着灰念拿出来的东西,灰明愣了下,指了指灰念怀中,又指着被他们吃光的碗问:“这个,是这个?”他做梦也没有把这两种食物联系到一起,味道完全不一样,在部落吃的这种食物,吃起来像是在啃木头,和刚刚吃的完全不同。
白朔点头:“对,就是它,味道不错吧?”
灰明等人连连点头,何止不错,味道比很多叶菜都好吃。
看他们对今晚的食物满意,白朔叹了口气:“其实葫芦带回来切条晒干后存起来,雪季拿出来炖肉味道更好,就是今年种的时间太晚,接下来两个月是旱季,葫芦缺水,恐怕吃不到了。南瓜也是,只够今天吃的,下次吃这些,要等明年生长季。”语气中不无遗憾。
“这有什么!”听到白朔的感慨,白良第一个站起来,“挖水沟不就行了!”他们又不是没挖过,还能因为没有水白白浪费了这么好吃的东西?
白良说完,周围一片附和声,是呀,完全可以挖水沟浇水,一年的时间,他们可不想等。
第044章第44章
白朔还没有交代挖水渠的事情,一群被美味征服的羽族就自告奋勇,主动包揽了工作。
所以说,美食才是最原始的动力。如果不是这顿饭,就算一群人会按照要求去干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着急,恨不得立马开工。
当然,立马开工是不可能的,白朔还没有规划出路线,至少要等一天才可以,不过看到他们这么兴奋,白朔先安排制作工具。挖土的工具是石器和木制品,原料容易获取,但有个缺点,消耗速度太快,想做一件事情必须提前准备好大量的工具。
白朔也想过炼制金属,奈何现在没碰到过金属矿,他也不可能让大家把周围土地全部挖到深层看里面有什么,只能一步一步来。
狩猎队采摘队种植队去帮助加工队制作明天挖水渠的工具,加工队最近的工作多,除了制作各种工具,还要帮忙加工食物,好在其他队伍吃完晚饭后帮忙,因此晚上他们只在旁边指导就行,刚好能够休息一下。
烹饪队在收拾厨房,一些需要提前准备的食材,现在准备好明天会省很多工夫,这段时间下来,白朔已经不需要一件件指导厨房的事情了,除非有新食材或者新菜式,其余时间白允就能管理好厨房。
幼崽在翻动山下的黄豆,因为不担心下雨,所以晚上黄豆和芝麻都不会收回去。芝麻是成捆搭在一起晾晒,不用动。黄豆则是铺在地上,晒干后豆荚会自己打开,幼崽们晚上会挑选一番,将豆荚全部打开的豆秸挑出来。
亚成年则负责将这些挑出来的豆秸送到养殖区,这些也是饲料。除了豆秸,还有一些剩下的菜叶和太小的水果,都是给猎物吃的,猎物吃得多才会长得快,吃进去的是草,长出来的是肉,因此在喂养猎物方面,大家毫不吝啬。
幼崽有白肃帮忙管理,亚成年那边还有乌焰帮忙安排,两人知道白朔的习惯,一般不会出问题,于是白朔可以安心规划起水渠来。
水渠,在种水稻的时候白朔就组织挖过一次,因为水稻的生长需要水,仅仅靠下去那个水量完全不够,是从旁边河道引的水源。
这次瓜果,也需要从河里引水,白朔的打算是一劳永逸,今年挖完水渠,明年以后也可以继续用。
整个部落的领地,从他们住的这片周围往南,地势越来越低,部落住处比其他地方高。
水渠有两个作用,旱季引水灌溉,雨季排水,因此要顺着地势建造。从住处南边开挖,这边地势高,水流能够顺着水渠向南走,而南边,就是今年种植各种瓜类的地方,浇灌完植物后,多余的水流入河道下游。还可以在住处这边挖一条通过去,到了雨季,部落的积水能够顺着这条沟渠排出。
河道到种植区是主干道,主干两边尽可能多挖一些小水渠,明年雪季过后,水渠两侧可以种满植物。
白朔规划好没几天,再去瓜地看的时候,水渠已经初具雏形,从进入旱季不再下雨开始,这些瓜类全靠挑水灌溉,只维持在一个不会干枯的状态,实际上都有些蔫蔫的。
挖好的水渠通水第二天,瓜秧和前一天状态完全不同,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来发蔫的南瓜叶也支棱起来。
这边刚解决完灌溉问题,花永就找过来了,是在饭前到白朔长待的山洞找到,这种时候就是有不便告诉其他人的事情要说。
进了山洞,花永先把旁边玩耍的白乐支出去:“白乐,去外面玩。”
白乐看向哥哥。
白朔闻言,从旁边拿出一个零食盒,问白乐:“先干什么?”
白乐目不转睛地盯着零食盒,搓搓手:“洗手。”
白朔这才把零食盒交给他:“去吧,洗完手把零食分给大家。”
白乐连忙点头,分完其他幼崽的零食,剩下的都是他的!
白朔目送弟弟出去,虽说幼崽们有了固定的工资,但白朔这边还是会准备一些零食,毕竟幼崽们年纪小,定性不足,没有零食的鼓励,积极性不高,而且这也是给幼崽们补充营养,一些数量太少不够部落所有人都分一份的,大家默认给幼崽。
等白乐的背影消失在山洞口,花永才问:“白朔,你说要不要安排几个狩猎队的人去采摘队?”
白朔一愣:“抓不到猎物了吗?”
花永点头叹气道:“抓到是能抓到,就是现在外面猎物少了。”
白朔听到这句,从身后的架子上找出记录狩猎队每天收获的那个记录本,开始翻看起最近的变化。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狩猎队带回来的猎物,从进入旱季后开始断崖式下跌,最近两天抓到的猎物,数量只有前段时间的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一半。如果只是一个狩猎队也就罢了,最近所有的狩猎队都这样。
要知道他们部落最初是三个狩猎队,黑土部落加入后变成了四个,四个狩猎队的收获只有以前两个狩猎队那么多,也就是现在部落不缺食物,不然仅靠狩猎队带回来的食物,肯定不够吃。
说到底还是他们部落的锅,之前每天能抓住一到两头大型猎物就不错了,而且就算遇到的多,一个狩猎队也只会抓一头。而现在,有了渔网和麻绳,狩猎队抓住一头,会把猎物捆绑起来,再去抓另一头,加上新增加了一个狩猎队,前段时间每天都收获满满,看养殖区越来越多的猎物就知道。
然而猎物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短时间内看不出区别,但时间这么久了,猎物数量带来的变化就比较明显了,狩猎队每天去的地方越来越远,更远的地方或许有猎物,但那些地方毕竟是陌生区域,不如经常去的区域熟悉。
赶路的时间加上捕猎时间,狩猎队最近回来的时间比之前晚了许多,按照目前的趋势看,这个时间还要继续晚下去。
其实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去远处捕猎,为了节省体力,狩猎队还要走着去,有时候前一天出去,第二天才会回来。
离部落住处越远越危险,以前是部落没有食物吃,没有其他办法。现在部落的情况不一样,没必要那么冒险,因此花永想着,要不要多安排人进采摘队,多摘一些果实回来。
白朔思考了一下,点头答应了:“好,花永叔叔,你安排吧,我晚上改一下名单。”换了队伍,工资就要改成新队伍的。
至于食物的问题,白朔一点都不担心,截止到目前,他们部落已经攒下了不少食物,地窖里的那些不说,养殖区光哞哞兽就上百头,更不用说其他猎物了,足够大家吃。
相反,他们现在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猎物的饲料问题。坚持到旱季结束,雨季会有新鲜的杂草出现,但要提前储备好雪季的饲料,雨季那段时间的草太嫩太少,只够当时吃,想储存应该不够。
白朔想着的时候,花永依旧坐在旁边没走,过了一会,犹犹豫豫地问:“白朔啊,你说,我该怎么跟他们说呢?”
其实花永最担忧的不是工资问题,最让他担心的是,改队伍这件事说出来,会有人不愿意。毕竟这次不像之前只是抽几个人去养殖队,这个不愿意还有下一个,从狩猎队选一半人到采摘队,不太好选。
白朔瞬间明白了花永的担忧,就像是采摘队的成员很少会愿意留在部落做一些轻松的工作一样,狩猎队也很少有人愿意去采摘队,通常来说,除了采摘队队长,部落中最强壮的成员全部在狩猎队,采摘队队长还担任着保护采摘队成员的任务,要不然也会选择狩猎队,大部分羽族都更想待在狩猎队。
从狩猎队成员转为采摘队成员,一些好说话的羽族大概会同意这个要求,但如果是脾气暴躁的,大概会当场就炸。
当然,大多数成员不会拒绝首领的要求,但甘不甘心,就因人而异了。武力值相当的成员,突然给一部分换了工作,心中肯定会有落差。
想通后,白朔轻轻按着记录本卷起的边角,安抚道:“不用担心,花永叔叔,今晚吃完饭再说。”
听到他的承诺,花永就放心了,只是好奇白朔要怎么做。
心中记挂着这件事,晚饭时花永特意多看了看,然而没发现什么变化,菜是煎哞哞兽肉和萝卜炖咩咩兽肉,没有汤,另一个碗里是蒸咯咯鸟蛋,都是之前吃过的食物,连放果子的盆都没变。
不对,变了,今天盆里的果子有点少,以前都是满满一大盆,今天只有不到半盆,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很快,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是不是采摘队带回来的食物少了。
采摘队巨冤,诚然,最近去的地方远,没办法做到一天回来两次,但每天回来背篓里都是满满当当的,里面大部分都是成熟的果实和红根果等食物,还不至于让大家连一盆果子都吃不到。
有人高声问白朔:“白朔,今天果子怎么这么少?”太少了,他们都不好意思吃了。
白朔还没吃完饭,闻言放下筷子。
乌焰望向问话的人,眼神带着不满,吃都堵不住嘴!
白朔咽下嘴里的食物,指了指桌子中间的果盆,开口:“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对方更奇怪了,伸手抓了一个果子,发现比他们之前吃的小很多,干干瘪瘪的,皱眉:“这不是准备雪季才吃的吗?能好吃吗?”在大部分羽族心中,晒完的肯定没有不晒的好吃,每年干瘪的食物都不如新鲜摘下来的好吃,水分都没了,更不用说这种完全干的。
白朔没说话,让他们自己尝。
对方还想说什么,他身后的白良抬手将果干抢走:“不吃拉倒。”说完扔进嘴里,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白朔今天拿出来的是脆脆果干,脆脆果口感像苹果,切块后两蒸三晒做成果干,甜中带着微酸,酸甜可口,软糯有嚼劲,让人口舌生津。
没吃的人还在犹豫,而吃过的人,已经拼命往自己面前扒拉了。
白良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先抓了一把,边嚼边问白朔:“说吧,又有什么活要干?”别想骗他,有好吃的,绝对是有新的工作。
白朔一副没想到你看出来的惊讶样子,轻咳一声开口:“就是,最近采摘队要去的地方远,带回来的水果做出的果干不够咱们部落雪季吃,如果能再来一些人进采摘队就好了。”
听到白朔的话,一群和白良动作差不多羽族看看自己手中的果干,嚼了两下品味着果干和鲜果的不同,眼神逐渐飘忽,带着点心虚地看向自己的队长和花永。
狩猎队队长/花永:“……”
第045章第45章
听到白朔说果干数量不够雪季吃,需要人去采摘队,最先心动的就是年纪不大的羽族。他们心性活泼,对美味的食物更加向往,而且没有养家的责任,完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压力最小,对狩猎队和采摘队两边工资差距毫不在意。
特别是前几天刚领了一部分分成的羽族,现在存下来的陶币足够他们在部落吃两个月,对接下来要去哪边工作本来就没有多少意见,如果去采摘队能让今年的果干变多,那真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于是乎,花永担忧的事情就这么被白朔轻松化解了,这下要纠结的不是谁不愿意去采摘队了,而是想去采摘队的人太多,该怎么选。
这个问题就不需要白朔操心了,每个狩猎队的队长会好好考虑,毕竟队长和他们相处的时间久,知道谁捕猎能力最强,会尽可能挑选出合适的人选。
次日一早,狩猎队和采摘队的人数就发生了调转,以前是狩猎队的人多,而从今天开始,情况就相反了,从现在到旱季结束,大概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狩猎队的人多还是采摘队的人多,对白朔来说影响不太大,部落领地内的植物品种,他几乎全部摸清了,只是因为有些数量太少,还没有利用起来,而那些常见的植物,采摘队带回来后加工队和种植队会处理。
最近种植的植物大部分成熟了,少数还在生长期,种植队的工作少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去加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工队那边帮忙,毕竟那些叶菜和水果,如果不及时做成菜干和果干就会腐烂。
白朔教给他们保存食物的方法后,部落鲜少浪费食物,要不是白朔说那些太生或者有点坏了的水果保存起来不好吃,一些节俭的羽族会把这些也处理一遍。
种植队的成员多数是从采摘队调取的,他们的作息和采摘队一样,在采摘队出发时,他们去田地里看了一遍,该除草的除草,该浇水的浇水,做好这些,时间还不到中午,一群人回到部落,打算再出去割草料,要趁着现在那些野草还没有完全干枯,割下来做饲料,等完全干枯后不好割了,枯草韧性太大。
白朔从山洞出来就看见了种植队的身影,喊了几个人留下:“花妙、黄绵、灰念,你们留下。”
因为帮部落寻找到了太多的食物,现在白朔在羽族心中的地位和花永相当,他的命令有时候比花永还好用,毕竟首领不一定有食物,但白朔一定有,所以不用种植队队长发话,几个被叫住的人就停了下来。
种植队队长对此没有不满,他叫花石,是花永的二儿子,也是花妙的哥哥,每天被花永耳提面令,说白天成年羽族基本不在部落,要听白朔的话,如果有人不听话记得保护白朔……如此种种,要不是白朔已经挑完了人,他都要自告奋勇了。
花石带着一群没被选中的人遗憾地去割草,部落这边,白朔安排三人清洗黄豆、小麦和大米。
黄豆是为了制作酱曲,黄豆清洗干净后浸泡一个白天或者一夜,蒸熟后摊开晾凉,拌好面粉,保证每一颗黄豆都裹满面粉,铺在圆筐上,等待酱曲的生长。
一般几天时间,黄豆上就会长满酱曲。酱曲制作好以后一部分今年酿酱油,另一部分储存起来,留着雪季过后用,不同时节酿出来的酱油味道有区别,相对醋和酒来说,酿酱油需要的时间更长,中间可以多做几批,保证以后有足够的酱油用。
小麦和大米是用来酿造酒和醋的,酒醋不分家,要先酿出酒,才能在醋曲的作用下酿出醋,而酒酿不好,后期可能会因为醋酸的作用变酸。醋的品质也和前期酿酒有关,酒的品质好,醋的味道也会好。
白朔一次性把酿酒和酱醋的原料全部准备好,这就是他为什么从种植队选人而不是让烹饪队帮忙,工作量大,烹饪队过来准备酿酒酿醋的原材料,剩下的人准备整个部落的食物,任务就重了。
不过到底是第一次酿造,白朔没有准备太多,只用了不到一百斤粮食,其中大米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他其实还想多做点,但脱壳的大米数量太少了,就这么多。
几项工作做完后,才刚到下午,白朔想着地窖中那些还没有脱壳的大米,决定做个砻谷机。
砻谷机需要木头、黄泥、竹片、石灰等原料,部落都有,不需要去其他地方寻找,只是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但如果有砻谷机,这些大米的脱壳工作就能轻松很多。
砍树砍竹子的工作亚成年可以做,树木挑选的是一些长势不太好的,竹子挑长得密的砍,竹子的生长速度快,部落领地内有两片大竹林,前几个月竹子太密,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几乎不长竹笋,后来柳条快用光了,编织品的原料变成了竹子,竹林才变得比之前稀疏了一些。
即便这样,在白朔看来,这竹林还是有些密,琢磨着等到这阵繁忙时节过去后将这些多的竹子砍下,处理好后雨季在山洞里编织工具,随着收获的食物变多,部落里的容器逐渐不够用了,很多时候还会找树叶代替箩筐。
以前没有这些编织的工具,用树叶木碗等工具大家还没觉得不方便,大不了小心一点,每次少运,多跑几趟,有了工具,大家才发现原来工作还能变得这么轻松,这时候再用树叶,就感觉出来各种不便了。
工具做多了也不怕,这些拿到集市上还能换不少物资,白朔一点都不担心东西砸在手里。
白朔心里盘算着,另一边,亚成年们已经砍好了他需要的树木和竹子。
接下来的事情亚成年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制作工具这一块,整个部落还是年纪大的老人熟练,即便没有现代各种先进的工具,他们也能根据白朔的指导做出大小差不多的木板和竹片。
几个老人用了两天时间,将白朔需要的砻谷机做好,只是现在还不能立马用,要等泥土晾干。
旱季的温度比生长季还要高,整个部落的工作时间都发生了改变,在部落附近的成员,每天中午都会回到山洞休息,在外面捕猎或者采摘的族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只能在树林里随便找一块地方歇一歇,而如果正在追逐猎物,很可能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看他们这么辛苦,白朔用薄荷、干草等药物配了一些凉茶,让大家在出发之前带出去,消暑降温,同时,烹饪队每晚煮的汤也多了一些,尽量给他们补充水分。
天气变热,加上没有雨水补充,部落旁边那河水位下降了很多,为了保持足够的用水,山后的山泉水被大家利用起来。
泉眼在接近山顶的位置,周围比较陡峭,直接走是过不去的,需要飞过去,白朔被白允带着去过一次,水流确实小,但这一处山泉的好处是冬季也不会冻住。
白朔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和养殖区那边的排水管道一样,先用容器接住泉水,然后通过管道引到靠下一处地势平缓的地方,少了一路的浪费,水源会稍微多一点。
管道下方用大陶缸接水,一共用了五口缸,每一口缸位置和后面都有地势差,中间用竹子相连,前面的水满了,会通过竹子流入下一口缸中。这样一来,就不用接一桶水过来一次了,算好时间,五口缸都快满的时候过来一次,将缸换成空的,缸就留在这边,晚上大家都吃完饭后,每家再去运自家的水缸。
人缺水,植物更是缺水,小麦田周围有挖的水窖,加上瓜果这边每天会引一部分水过去,小麦才不至于干枯,好在已经过了灌浆期,即将成熟,水窖空了也不影响小麦收获。
刚挖好水渠的时候,瓜类隔一天灌溉一次就可以,现在则变成了每晚都要灌溉。好消息是因为阳光充足的缘故,南瓜长势良好。
而除了小麦和瓜类以外的植物,逐渐开始枯萎。一些时间还不到成熟期的植物,因为干旱的原因,提前结种子。
种植队抓紧时间抢收了一批青草储存起来,而现在,周围的杂草已经泛黄,好在猎物也不挑剔,大概是习惯了旱季伙食不如生长季,一群猎物对现在不用到处寻找就有食物吃的生活十分满意,也可能是不满意的都被暴力镇压了,毕竟养殖队的成员出自狩猎队,对待猎物没几个手软的。
植物枯萎的速度很快,白朔感觉每天早上醒来,枯萎植物都要比昨天更多一些。
天气更加干旱,狩猎队和采摘队带回来的食物反而要比前几天多了一些。
狩猎队是蹲守在水源附近,因为植物干枯含水量少,之前不需要专门补充水分的猎物要去河边喝水,狩猎队用这个机会偷袭,只是连续捕捉几次后猎物就会更加警惕。
采摘队带回来的食物种类有些变化,脆脆果、红酸果等含水量大的水果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前几个月没见过的果实。白朔见到了核桃和松仁,还有大量的橄榄。
这几种果实含油量高,摘回来后白朔就安排起来,去皮的去皮,晾晒的晾晒,准备榨油的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准备榨油。
看他喜欢这些,采摘队的成员受到了鼓舞,特别是年轻那队,刚从狩猎队加入采摘队的成员,急于表现自己,第二天早早出发,打算多带一些食物过来,展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这天的收获不如人意,一群人没有听从采摘队成员的安排,选偏了位置,虽然不是其他部落的领地,也没有遇到陌生羽族,但那是一大片空旷的山脉,别说能吃食物,连草都没有多少。
最终因为他们乱跑,不仅他们没有摘到多少食物,采摘队的成员为了寻找他们,也浪费了不少食物。
负责管理他们的队长彩文在领工资的时候一脸愧疚:“白朔,对不起,我没有告诉他们那边没有植物,不要去。”
“没事。”白朔摆摆手,听到没有植物几个字时突然灵机一动,问,“什么植物都没有?”
“有一些酸果,特别酸,没人能吃得下。”想到以前尝过的味道,彩文皱起了眉,显然印象不太好。
“不但酸,还咸。”乌苍从外面进来,看到桌上有四个杯子,其中一个十分熟悉,拿起来咕咚咕咚开始喝水。狩猎队回来了,他过来领他们队伍的工资。
喝完水,乌苍长舒一口气,刚要说什么,手臂一沉。
“乌苍叔叔,细说!”白朔抓住乌苍的胳膊,认真道。
他有种直觉,那处被所有人嫌弃的地方,大概有了不得的东西。
第046章第46章
在加入百羽部落之前,乌苍乌焰父子俩几乎一直在外游荡,这件事情在部落不是秘密,乌苍看着凶狠,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人,在部落待的时间久了,别人偶尔也能从乌苍话语中听出一些他们以前的经历。
只是几年来碰到的事情太多,父子俩都不是多言的人,乌苍在幼崽面前话稍微多一点,其他时候大多充当听众,当然不可能把这些年的遭遇一一述说出来。
大家只知道他们父子俩去过的地方很多,但到底去过哪里,并没有什么概念。而乌苍更没有大张旗鼓说自己经历的习惯,只会在部落里有人提起一些东西的时候,说一两句自己的观点或者经验。
比如现在,听彩文提起部落南边那些没人去的山脉周围的果实,他就想起了那种特殊的口感。他吃过的食物很多,但那种果实,无论多久都不会忘记。
听到白朔的询问,乌苍描述了一番:“酸酸果又酸又咸又苦。”说完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又渴了。
白朔连忙帮他倒了杯水,然后继续问:“乌苍叔叔,你什么时候摘的酸酸果?”
乌苍回忆了一下时间:“今年雪季后。”他是雪季之后才到的这边。
白朔看向彩文:“彩文阿姨是什么时候吃的?”
彩文努力回忆采摘队上次去山里面的时间,只是过去的时间太久,仅仅记得口味,具体是哪个季节去的,早就已经忘了。
看来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其他人,白朔先给两人数两个队伍的工资,等两人离开后,走到山洞口往外看,发现乌焰在,喊他过来帮忙:“乌焰,帮我记几天的工资,我有事情去找阿姆。”
乌焰应了一声,去山洞里值班。
这段时间白朔有时间就教幼崽和亚成年们认识数字,汉字学起来还有些难,因此是用数字和符号代替各个队伍,年龄和他差不多大的幼崽学习速度最快,特别是白肃乌焰几人,现在已经能够帮助白朔记录一些简单的数据,有他们在,白朔也不用时时刻刻守在山洞中。
进了山洞,乌焰坐在白朔刚才的位置,看了一眼桌上的杯子,在边缘那个上面停顿了一下,伸手从桌子下面的隔层里拿出另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倒水喝了两口。
另一边,白朔直奔厨房,询问白允还记不记得那边那片空地上味道很酸的酸酸果。
听到很酸这个形容,还没等白允说话,旁边一个烹饪队队员就连忙点头:“记得记得,谁能不记得酸酸果?”
白允也点头:“朔需要酸酸果?”因为距离远,而且味道实在不好,采摘队不会去那边,唯一一次还是他们对领地不太熟悉的时候,后来摸清了领地内各种食物的分布,就再也没去过。
白朔:“阿姆什么季节去的?”既然大家都记得味道,那肯定有人记得季节吧?
白允思索了许久,有些不确定道:“好像是生长季。”
隐约记得是大批量采摘果子的时节,队伍里有人迷了路,一群人走了一天才找到人,想着既然都走那么远了,不如看看再回去,谁料走了大半天没发现食物,好不容易在一座山里面找到一些树,尝过一口酸得牙疼,后来还是把前一天摘的果实吃光了才有体力飞回来。
这么多年过去,酸酸果的味道在众人心中挥之不去,领地内的水果,无论多酸,命名时只允许带一个酸字,唯独酸酸果,地位不可撼动。
白朔算了算时间,生长季是酸的,但经过雨季和雪季后又带了咸味,有两个可能。
一个是酸酸果生长的地方是盐碱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周围没有其他植物,大概是酸酸果耐盐碱性强。还有一个可能是,周围有含盐量更高的地方,经过雨季雨水的冲刷后,将更多的盐分冲到生长酸酸果的区域,酸酸果树吸收了高盐水源,果树内含盐量上升,经历一个雪季后,酸酸果含水量少,咸味突出。
当然,这两种都是他的猜测,也可能那边什么都没有,就是酸酸果比较有性格,别的果实成熟变甜,它变酸。
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白朔都想过去看看,最差的结果就是什么额外的收获都找不到,但酸酸果听起来可以当醋用,还是天然的,怎么都不亏。
白朔表达了自己要去看酸酸果的想法,然而却遭到了反对。
白允:“不行,那边太远了,你想要酸酸果阿姆帮你去采。”酸酸果的生长地太远,全速飞行都需要一天时间才能来回一趟,带着幼崽出去,她不放心。虽说那边也在他们部落的领地范围内,但因为长期没有人去,可以算得上无主地,万一哪个角落里藏着几个人他们都不知道。
而彩文听到白朔的话,更是一脸愧疚,觉得特别对不起白允:“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提起酸酸果的。”如果不是她多嘴说了句今天去了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导致采摘的食物少,白朔也不会有去摘酸酸果的想法。
几个今天犯了错的羽族本来缩在角落里不敢说话,此时抬头看看白朔,有人自告奋勇:“白朔,我知道酸酸果在哪,今天差点就飞到那里了,我可以帮你摘。”
“我也可以我也可以。”另外几个人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效劳,也就比今天飞去的地方远一些,他们一定能办到!
然而任由一群人劝说,白朔依旧没有改变想法,抓着阿姆的衣服晃了晃:“阿姆,我想去。”
一旁的白巡听着幼崽的声音,耐性比伴侣差得多,以往因为幼崽懂事,一腔父爱无处表达,此时也顾不得上什么了:“去去去,明天就去,明天阿父不去狩猎队,带你去看酸酸果。”他们家幼崽这么乖,这么可爱,平时没什么要求,好不容易提出一个了,一定要满足!
听到伴侣的话,白允稍微动摇了一下,有伴侣保护
=请.收.藏<ahref="http://m.00wxc.com"target="_blank">[零零文学城]</a><ahref="http://www.00wxc.com"target="_blank">00文学城</a>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幼崽肯定不会受到伤害,然而距离还是有些远,白允环顾四周,在考虑请几个人帮忙。
在部落,个人一般没什么大事要做,但也不是绝对,如果需要别人帮忙,可以用物资交换,而现在,家里的陶币足够她找人和他们一起出去,只是困难的是,他们要出去一天,这会耽误狩猎,除非关系好的羽族,不然肯定不会同意。而且她不能只顾自己,也要考虑狩猎队的安全,人选上不能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