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乐于以大老粗自居。
村子里经常召开农村社员大会,就让贫下中农文盲上台演讲。
因为贫下中农在旧社会生活贫困,上不起学基本都是文盲,这贫下中农演讲,事实上就是文盲演讲。
一张口就出洋相。
有一次,野草公社(那个时候叫的是“公社”
)组织召开全公社社员大会,听取贫下中农代表讲先进事迹。
全公社所有的学校都停课,排着长长的队来到野草公社参加会议,接受教育。
会上决定由野草村的一位贫下中农代表,也是野草村的生产队长,讲述他的先进模范事迹。
这位生产队长被请到主席台前,还有同村的妇联主任也作为主席台上的干部陪坐在这位队长的身边。
一会儿,主持会议的野草公社主任拿起话筒讲话:“全体公社社员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们今天举行全公社社员大会,听取各位贫下中农代表讲述他们的新旧社会对比,讲述他们如何爱集体关心集体,如何与资本主义行为斗争的先进事迹。
贫下中农是我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我们现在就请野草公社野草大队生产队长郭驴子同志给大家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台下全公社的社员们、学校的学生们坐得满满一会场,都热烈鼓掌欢迎。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过后,大家鸦雀无声,屏息静气地开始听取这位贫下中农代表讲话。
这位贫下中农代表拿过裹着红布的话筒来,照着话筒“呼呼”
吹了两下,然后开口讲话了:
“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个大老粗,我是……又大又粗!
比一般人大……比一般人粗……,怎么说呢?……反正是全野草村的男人们都没有我的大,没有我的粗。
我就属于是哪一种最大、最粗的……到底有多大,有多粗呢?……”
他转身看了看身边坐着的的妇女主任说道:“你们问她,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她最清楚。”
台下的听众们“哄”
一声都笑得爬下了,整个会场就像开了锅似的,笑声“叽叽呱呱”
,人头前仰后合!
这时,公社主任赶快从贫下中农郭驴子脸前把话筒“噌”
一下夺了过来说道:
“同志们,大家安静一下,郭驴子同志的这个……‘又大又粗’……这样说吧,‘又大又粗’这个概念,外延很广,内涵也很丰富,他不一定单指某些方面,他的意思是要说他没有文化,不会讲话,所以就用‘又大又粗’来比喻,这个‘又大又粗’没有其他意思,大家正确理解。
……没文化,大老粗,这正是我们贫下中农的革命本色,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朴实的革命精神。
他们没有文化是因为在旧社会遭受地主富农的压迫,无钱读书,才变成了文盲、大老粗。
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比那些资产阶级文人们的灵魂干净得多,高尚得多,伟大得多!”
于是底下又爆发出一阵掌声。
公社主任的一番讲话,让大家觉得贫下中农没文化不仅不落后反而更加光荣,更加伟大。
有文化的都是资产阶级文人,灵魂都不干净。
从而引导了一代又一代对大老粗的追求与向往。
特别是到了后期,城市里知识青年都要到农村来向贫下中农文盲来学习,扎根农村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有点文化的也都渐渐退化为文盲,没文化的也不再追求向往文化。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有文化的人受歧视、排挤,吃不开,在普遍文化偏低的农村社会里,一些有点文化的人,不是成分不好,就是有问题在农村里接受劳动管制。
所以每次运动一来,这些人就是被斗争的对象。
人们看不到文化的前途,看到的只是文化给人的生活命运带来的噩运。
所以农村文化在日渐衰落,文盲在日益增多。
因而村子里大多数人基本算不了账,就连自己一年做了多少工也算不清。
另一方面是,即使有少数能算清的,也不可能每日到生产队会计那里核对工分数目,因为村子里人太多,要每日找会计核对账目,会计不疯了才怪呢!
再者说,老百姓劳动一天,到晚上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哪有精力再跑到生产队去核对工分去呢?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你如果偶然一次、半次找会计核对一下,还说得过去;如果核对的次数多了,会计就会嫌你讨厌!
这样就把会计得罪下了。
这要是得罪下会计,你除非不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否则全家人都要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