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韵可算听明白她难过的原因,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静姝,阿姐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
李静姝不过是个三岁孩子,有些事情看不明白,只以为她捡了包子带进店里,给她惹了麻烦,又听到吴掌柜说让她以后去他的绣坊,便将所有错都揽在自己身上。
确实最近的事情有些多,对李静姝一个才三岁的孩子来讲,打击确实大,心理恐怕承受不了。
李静姝:“可刚才吴伯伯说……”
“刚才不也没答应嘛。”
李寒韵说。
福安也跟着安抚道:“你阿姐最在意的就是你了,怎么会把你丢开呢。”
在两人的好一通劝说下,李静姝小朋友的情绪才安抚下来。
“来,吃个包子,吃饱了路上就不饿了。”
福安夹了个包子放在李静姝面前。
李静姝摇摇头,指着面前已经见底的碗:“谢谢福安叔,我真的饱了,你和阿姐吃。”
李寒韵说:“福安叔,一碗面她确实吃饱了,再吃就容易撑着了,这么多包子我们也吃不完,带回去给阿娘和郑大哥吧。”
“给阿娘和郑大哥吃包子—”
李静姝重重点头,拖着音说。
福安被她这模样逗笑,捏捏她的脸:“小静姝真懂事。”
吃饱喝足后,三人又马不停蹄的赶路,好在当时出门,福安叔借了辆驴车,三天的脚程缩减到一天半。
“爹,你们回来了!”
郑庭煦见归来的三人,高兴的叫出声。
吴翠英出门凑热闹,“二弟你回来了,这次是要带着两位小姐和嫂子去县里过好日子啊!”
福安尴尬的笑笑:“大嫂不了,以后她们就住这儿,不去县里了。”
“为啥呀?”
吴翠英询问道。
福安含糊道:“没啥,县里的亲戚搬走了,我们就回来了。”
原本探出头的郑奶奶,听到他的话,脸色瞬间又黑了下来,重重将门关上。
吴翠英愣了一下,哦了一句,简单找了个说辞离开了。
本想着她们娘仨去县里过好日子,她可以趁机再捞点好东西。
但看来这娘仨是赖上福安那个书呆子了。
她不是担心福安,而是福安带她们娘仨在这里生活,一个病秧子带着两个拖油瓶,加重的是他们的负担。
怎么说家里也是多了三张嘴吃饭。
宋湘听到投奔的结果,脸色并未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咳嗽比往常重了些。
“福安,日后恐怕要给你添麻烦了。”
虽然她也很不愿,但除了福安这里,她们娘仨真的没有去处了。
“夫,大嫂,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福安说:“老爷当年救了我,现在也是到了我报恩的时候,你们就安心在这里住着吧。”
宋湘带着李寒韵姐妹连连感谢,也只能是感谢了。
福安岔开话题,将吴掌柜的事情简单讲述清楚,“大嫂,你觉得吴掌柜的提议怎么样?”
吴掌柜的提议并全是算计。
至少是没有那么多外债,而且她们现在艰难的生活会好一点。
宋湘看向李寒韵:“阿韵,你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