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叫个人出来分担一下啊。”
张红英笑得眼中都含了泪花子,伸手想去拎一点帮许山分担一点。
虽然看着许山应该视线受阴,可他却精准的避开了张红英的手,“夫人,不用,我能拿得来。”
张红英知道他们工作的性质,也不强求,让开了路问林月曦:“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换个人听到张红英问这话,可能会误会她是嫌弃林月曦花太多的钱,可林月曦知道张红英并不是这意思,而是仅单纯的好奇。
张红英本身条件好,她从小到大没缺过钱花,对钱这一块压根没怎么在意。
林月曦在冷家打小是金娇玉贵的长大,无论是吃的用的,全是冷家能拿得出来最好的,甚至冷家拿不出来的,大长老二长老他们有,老爷子还不要脸的去讨要。
所以在张红英的眼中,她闺女来大集上应该就是来凑个热闹,不可能会看上集上的东西。
这才会看到林月曦买了那么多而感到稀奇。
“我买的部分是手工艺品,都很漂亮,还买了些吃食。”
多的林月曦没说,不过张红英已经明白了,闺女这就是第一次参加赶集新鲜,感觉啥都稀奇啥都好看,反正兜里有钱票,就都给买了。
她没有因此有不好的情绪,不说钱票都是闺女自个挣来的,就算是都是她和她爸拿的,只要闺女高兴,他们也高兴,钱财不过身外物而以。
回到家,当林月曦拿出那件牡丹旗袍时,张红英立刻收回刚才‘大集上没有啥稀罕物’的想法。
“嘶,双面绣啊,还有这上面会随着光而渐变的彩线,这可是哈维族的特色,听说用的是冰蚕丝制作,染料也是哈维族的秘方,像这样的一件旗袍,他们得几个甚至十几个绣娘绣上两三年的时间。”
“前几年咱们院里的吴家娶长媳,原本吴家老太太想给长孙媳定一件哈维族的喜服,他们不知道哈维族的规矩,哈维族做衣服靠的纯是手工,而且对品质要求还很严格,越是华丽的衣服需要的时间越长,定制都要提前,还不能插队,吴家定的时间太赶,哈维族不接他们家的单,吴家为这事儿在大院里还闹了好一阵笑话。”
吴家老太太年轻时给地amp主家小姐当过贴身丫环,后来解amp放阶层,地位颠倒,吴家老太太以受压迫的一方这身份得了大家的同情,受到多方照顾,进了军医院当了名护士,又因着这身份,认识了吴家老爷子。
过往其它先不说,咱也不是太了解,可就单说吴家老太太是当过贴身丫环才会识文断字这一点,张红英就很不耻她常把自己受压迫这点挂嘴边的行为。
可能是过去的身份她觉得丢人,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性子喜欢拔尖,随着吴家老爷子官越混越高后,她越来越重视所谓的体面问题,有传言说,她家还保留着请安的传统。
哈维族的绣艺是出了名的,在明时就专供于天家,尤其是二长老夫人有次过寿穿的就是哈维族献上去的旗袍,这让吴家老太太对哈维族的衣服都有了执念,似乎家里必须有哈维族做衣服才有身份一样。
“就,挺不健康的。一开始她孙媳妇说和大家一样就可以,别人都是穿仿军装或是中山装和布吉拉就行,他们也行。是吴家老太太坚持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说是吴家长孙的婚礼要是办得不体面丢的是整个吴家的脸。”
也不晓得吴家的脸是有多大,勉强算个二流家族,连他们这层的人想见都见不到呢,他们这种家族还全都越低调越好,有些结婚甚至只是扯了个证,然后自家人一块吃个饭就成了,吴家倒好,似乎还要和二长老夫人比一比的意思。
瞧不起哈维族是个只不到两千人的少数民族,似乎她愿意买哈维族的衣服都是抬举对方,还没派人去买呢,牛已经在京市吹上天了。
“哪曾想人家哈维族人有骨气,管你是谁,不行就是不行,你们要是敢逼他们,他们就敢全族一块徒步进京去告御状。”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