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敛下思绪,笑道:“那要看姜公子来是为何目的了。”
“不请我进去坐坐?”
我做了请的姿势。
入院,落座。
姜缙笑看着我并不言语。
我叹了口气,让喜云几人退下。
“姜公子明说吧,所为何事?”
“姑娘蹉跎到如今未嫁,可是在等什么人?”
我一怔,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些年,外祖母将整个江州的儿郎都为我相看完了,总希望我能快点嫁出去。在我一次一次地摇头后,她只当我眼高于顶,见惯了京都的人中龙凤,看不上这江州的儿郎,为此不知道叹了多少气。
我却知道,不是的。
只是我的心里住了个影子。午夜梦回总是能瞧见他似笑非笑的神情,能感受到他湿衣下灼热的体温。
那些被压抑的心思,在此刻,如雨后的春笋般,一个一个地往外冒。
姜缙又道:“姑娘也不必说,我只想将我的心思说与姑娘听。当年,初见姑娘,姜某便动了心思,对于赐婚才半推半就。后来,一路与姑娘南下,我的心一点点地不受自我控制......”
我蓦地抬头冷笑:“可笑,既如此,你为何退还婚书?”
姜缙按了按额角,一脸疲惫地道:“当日之事,谁也不知道输赢。我怕我耽误了姑娘。只是这些年,总是会想起姑娘。我本想着,若姑娘已婚嫁,必不扰了姑娘。来了江州才知,姑娘还未婚嫁。姑娘可知我心中的欢喜?”
我只觉得这个简直是嬉皮笑脸花言巧语。
冷着脸赶了人走。
在关上院门的时候,唇角却又忍不往上提了提。
此后,姜缙隔三岔五地过来。
这日,我倚着门,看着满天的晚霞,对他说:“我不会回京的。”
所以,你不用再来了。你做你的丞相,我过我的小日子。如此,才最好。
姜缙认真地看着我:“我知晓。”
我扬眉望向他。
“给我半年时间,我将京都的事情了却后,来寻你。你嫁我,可好?”
晚霞下,姜缙一身青衣,耀了我的眼。
我迟疑片刻,还是点了头。
姜缙轻笑,伸手揉了揉我的头,道:“阿语,等我来迎你过门。”
说罢,他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