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它们的所有者是谁,都少不了要把东西送一些到京城来。
现在有实力的人家多多少少都在出海方面掺和了一脚,就连她嫁的陈家也是,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独立组建商队,就和别人一起合伙入股。
他们家的本钱比较少,所以出海的路线选择的也比较稳妥,就在南边就近的岛屿上往返做生意,把南边海岸、海岛上的好东西回来,因着这个缘故,迎春现在手里攒了不少好木料,就是备着给孩子打家具、打嫁妆用的。
从海外大批量往回运的,不单单有木材、香料等,还有白银,说是在海外发现了银矿,为此还出动了水军“小打小闹”了几场,才顺利拿下。
不得不说,这些银矿加快了大家积极参与到出海这一个有风险的投资的步伐,谁能对白花花的银子有抵抗力?
再是不屑提起铜臭味的文人,也是口是心非的。
陈家家资普通,投的少,荣国府那边投的多,荣国府的底子到底还是厚的,回报也十分喜人。
不,早就不能说荣国府了,老太太去了以后就是将军府了,只是迎春时不时还是会把荣国府几字脱口而出。
将军府主要做的是布料生意。
贾家的根基在金陵,虽然金陵那边的族人被狠狠收拾过,元气大伤,却还是金陵的大族,而江南特产少不得要说到丝绸布料。
现在布的价格年年下跌,而这些布料之所以卖不上价格,是因为她表哥组建的格物院里改造出来的织布机,这改进后的织布机效率骤然提升,自那之后,普通的棉布等价格就开始下跌,这一下跌,虽然说一开始是减少了一些以此为生的百姓的收入,但效率提上去后,量上来了,还能出口海外,他们的收入也上来了,普通老百姓的穿着条件也得以改善。
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价她这个表哥?
迎春想,以他正当壮年的岁数,只要他晚年没有昏头,继续稳扎稳打,若干年后,多半就是一名千古流芳的人物了。
修路、改善民生、引进粮种……这些还不值得史书专门为他开一页吗?
但也不是没有碍眼的存在,南安郡王府致力于在每一次表哥出头的时候挑刺,表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一直大度的没有针对南安郡王府做些什么,心胸开阔,让人十分佩服。
如果她这话问到了林烨跟前,林烨就要笑了,什么心胸开阔?
他没有这个特质。只是他不可能让朝堂中只有一个声音,他要是想死的早点可以这样做,但他还想长命百岁,所以要留下反对的声音,而这一幕也是皇上乐见的,南安郡王府自从没有了兵权以后,又没有什么出息的子弟扭转乾坤,每一年都在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