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暗中在汤里下药(2 / 2)

权路巅峰 平和心境 1719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陈雪青于是向他介绍情况。

当时,周明望说过,当一个人突然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行为方式,必然有极其深层的原因。

另外,周明望觉得阮建华死亡的当天晚上,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动静?死亡肯定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肯定有过挣扎行为。

为什么阮建华痛苦挣扎所弄出的响动,没有一个人听到?

这些情况过于反常。

再说周明望又提到了安眠药。

陈雪青觉得周明望虽然不懂侦查工作,但有直觉,他的直觉,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

由此陈雪青想到为什么谢玉山说一吃过饭就想睡觉,而睡过一觉起来,不久又睡着了?

为什么阮建华原本坐在那里想事,想着想着会睡着了?为什么蒋俊爽下半夜才睡,却又能在凌晨醒来,而谢玉山却不能?

陈雪青在心里进行了一番大胆的假设。

这个假设,自然就是假设阮建华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但是这种假设需要非常多的证据进行支持。

比如阮建华不是上吊死的,而是死了之后,被人摆上去的。

这一点,很快就被否定了。

上吊的人,颈部都会有勒痕,但死前勒痕和死后勒痕,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医几乎一眼就可以分辫出来。

东华市公安局的法医报告证实阮建华颈上的勒痕是死前出现的。

那么死后被人吊上去的可能性就被排除。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阮建华在生前被人弄到了那床致命床单上?倒是有这种可能,由几个人抱着阮建华便可以弄上去,但这样弄上去,技术上有些难度。

难度之一,就是一个人肯定干不了此事。

任何人在临死前的求生挣扎都是异常猛烈,一两个人根本抱不住。

挣扎时,肯定会在死者本人以及作案者身上留下一些痕迹。

当然,如果谋杀者事前做了准备,比如将阮建华打了一顿,让他身上留下了一些伤痕,那么,事后尸检,就很难判断这些伤痕,到底是被打留下的,还是被吊起来后挣扎时留下的。

按照这样推理,辛乐正突然改变一贯的行为方式,在审讯时对阮建华实施暴打,就可以解释了。

不过问题是阮建华原先睡在床上,别人要想将他从床上移到门口有好几米的距离,这段距离,阮建华肯定会醒来,也就是说阮建华的挣扎很可能从床上就开始。

这时候阮建华如果拼命挣扎,就算对方有再多人,若想不惊动其他人,那也是非常困难。

何况在阮建华挣扎的情况下,要完成那几米的移动,搞不好要持续好长一段时间,再在他挣扎的情况下,将他套到床单上,到他死去,这个时间不可能太短。

有没有一种办法将其他人惊醒的可能以及阮建华挣扎的可能降到最低?

应该有,就是让这些人全都吃安眠药。

这是建立在阮建华可能被杀假设之上的另一个假设。

如果同时让很多人吃安眠药,那只有一种可能,是在其饮食中下药。

为此,陈雪青第二次去了东华市公安局,向办案民警提出了一个要求,检查阮建华胃内消化物。

通过技术手段,发现阮建华胃内消化物中确实有安眠药成分,不过量非常轻微,如果不是进行特意检验,法医不可能会去关注。

阮建华的胃内消化物中发现安眠药,这绝对是个惊人的消息。

这也完全验证了陈雪青和周明望的猜测和假设。

陈雪青立即向钱安澜汇报,钱安澜感到事态严重,请示张东峰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把在东华市太阳花宾馆的专案组成员全部撤回义东市,但是并没有让这些人回家,而是动用义东市武警力量进行隔离审查。

其次,所有人撤走后,陈雪青立即对太阳花宾馆所有的地方,进行了一次极其细致的搜查。

她将里面所有东西全部收集起来,装进物证袋中。

经过东华市公安局相关人员的检测分析,认定安眠药是被安放在当晚的汤里面。

将安眠药放进汤里,显然是最佳选择。

作案者将药物倒进汤里,只要稍稍搅几下,基本上就能均匀了。

大家在舀汤的时候,通常也会将勺子在汤里搅动,又可以避免药物沉淀造成过分集中。

相反,如果把药物放进菜里,就不容易搅匀。

而安眠药放得不匀,便可能出现一种后果,某几个人摄入严重超量的安眠药,会导致深度昏迷甚至死亡,这样的事件一旦出现,整个谋杀阴谋就会暴露。

此事的操作要点在于每个喝汤者都摄入适量安眠药,能够起到增强睡眠的效果,却又不引起怀疑。

那么当晚哪些人没有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