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孙国诚所说的展览室,里面放了不少木架子,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可谓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魏麟懿在里面慢慢观察,虽然没有找到合适的酒瓶,但是却看到了类似于后世江小白的瓶子和小郎酒的瓶子,都是那种100毫升规格的瓶子,随手拿了下来,递给张卫国。
后者满脸诧异,这么小的瓶子有什么用?能盛二两酒吗?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良城县这边的民风民俗,酒场文化,说是人人都能喝,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大部分会喝酒的人,基本上都是半斤以上的量,最差也得半斤酒,低于这个量的人,一般是不轻易喝酒,也不敢说自己能喝,因为很多酒桌上,开局三个酒基本上就三两酒下去了,你若是酒量甚浅,可能还没开始酒局,你就被喝趴下了,那多尴尬?
因此,魏麟懿虽然想要搞前世类似于江小白或者小郎酒的包装,但是却忘却了良城县本土的风格和习俗。
事实上,前世这些酒能卖的很好,大多都是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开始的,在良城县和周边的市场,确实表现的很一般的。
不过如果后期,市场打开了,要是搞这些小包装的,大抵也能卖的不错,这是后话。
把整个展览馆转了一遍,也没看到心仪的瓶子,实在没办法,魏麟懿只能矮个子里挑个高个了,找了个类似于后世汾酒的玻璃瓶,还算能看的过眼。
“孙厂长,就这种吧,这种瓶子什么价格?”
“魏局,我们这个瓶子得看起订量,如果您订一万个,那就三毛钱一个,您要是订五万个,那就两毛八,订十万个,那就两毛六,最低两毛六,不能再少了!”孙国栋咬牙说道。
事实上,孙国栋还真没多要,因为玻璃厂的生意并不景气,特别是现在刚过完年的时候,订单几乎没有,现在更是涉及到酒厂有一批瓶子极有可能会报废掉,这又是一大笔损失,所以他也是急需一个订单来维持运转的。
当然,孙国栋也没真想过魏麟懿给他下个十万的订单,因为酒厂的声音怎么样,他这个供应酒瓶的人还能不知道吗?
一年能卖个十万瓶酒,那就是奇迹了,订酒瓶自然不会多订,能订个三万两万个,他就已经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