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吗……?”
“当然有了。”
“好吧,我感觉味道一般。”
“那当然了,现在条件好了,这种肯定是看不上了。”母亲笑了笑,“我们小时候连这种糖都没有呢,那时候我们吃糖就要用牙膏壳来换,一个牙膏壳,可以换好几块麦芽糖或者姜糖,那些卖糖的人就用一个小木板这么一敲,‘嘎嘣嘎嘣’的敲下来几颗,不同的牙膏壳可以换的数量还不一样……”
“麦芽糖?就是那种黏牙又甜死人的东西吗,那哪里好吃了啊?”
“在那个年代可是美味,平时就算有牙膏壳,如果没有卖糖的人路过,想换都换不到呢!”母亲想起了好笑的事情,“你阿舅么最没好处,有一次换糖的人来了,家里又没有空的牙膏壳,他就把还剩一半的牙膏全都挤出来,拿着牙膏壳去换麦芽糖!”
“噫,后来呢?”
“后来当然是被你外公吊在树上用鞭子抽啊。”
“啧啧,活该,那时候牙膏还是挺贵的啊。”
“就是啊,那时候大家都穷,他还这么浪费,你说是不是讨打。”
“哈哈哈——”
似乎每一个人的过去,都会有这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
第一百十八章 卖冰棍咯!
星期六的早晨。
趁着太阳还没有那么炙热的时候,莫雪遥和李婉言出了家门。
今天是约定好和诺拉碰面的日子。
昨天晚上就打电话联系了一下——她现在已经有中国的电话号码了。
只不过打给莫雪遥的时候不一定有人接,因为她就知道莫雪遥家里的电话,而不知道水果店的。
万一人都在水果店里,那么打家里的电话自然是不可能打得通的了。
这就是固定电话最大的缺点。
可谁让手机那么贵呢?
一般人可买不起。
哪怕是小灵通都要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呢。
而座机就便宜多了,一台只要两三百块钱,虽然不方便,但起码比没有要好。
诺拉家的小区,算是一个中档小区,门口有个保安亭,不过那保安是不会检查进出行人的,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表达一下有人在而已。
这种有保安的小区,莫雪遥父母一点都不喜欢,主要是物业费会贵很多。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普通人都不待见物业公司,觉得他们屁用没有,收费还高,有事去找他们了就踢皮球,那还不如业主自己管自己呢。
而且就算没有物业,也还是有社区的,社区属于政府单位,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时候,可能比物业还强点。
莫雪遥的思绪一时间飞远了,而诺拉家的院子也逐渐近了。
这时候,小区里响起了廉价喇叭那带着些许电流感的吆喝声:“买冰棍咯!以猫钱以根!(卖冰棍咯,一毛钱一根)”
“咦,卖冰棍的啊?”莫雪遥有些欣喜,“以前我们家那边也有人这么喊着叫卖,今年好像都没遇到过了呢!”
“嗯,今年好像没见过。”显然之前的时候李婉言也见过不少。
没过一会儿,声音的主人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了小区的拐角处,在他的后座上绑着一个泡沫盒,前面的篮子里也放着一个小一点的,他的身上挂着一个装钱的小挎包,此时正摇摇晃晃地骑着。
“婉言以前吃过吗?”
“吃过,最近一次吃是前年了,那时候还是五分钱一个。”
“两年的时间已经涨了一倍的价格了嘛?”莫雪遥再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物价的飞涨,“吃一个吧?顺便给诺拉带一个去。”
“嗯。”
这样骑着自行车或者三轮车叫卖的人,在一年四季都有,夏天是卖冰棍,秋天可能是卖姜糖,冬天或许就是卖地瓜了。
在越是破旧的小区里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像这样中档的小区他们可能反倒不怎么来。
最常见的还是城中村里,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叫卖的小贩出售的商品都很便宜。
“老板,我买冰棍!”莫雪遥招了招手大喊道。
“好嘞,买几根?”小贩立刻停了下来,用一只脚撑着自行车,微微歪斜着身体问道。
“三根。”
“三猫(毛)。”
“嗯,给。”莫雪遥直接递了五毛钱过去。
这是纯手工制作的冰棍,和在超市里买的完全不同。
看起来像是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淡蓝色长方体,没有东西包裹,就是这么装在塞满了冰块的泡沫箱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