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没事,现成的就可以,分别是多少钱?”
“这些是五十,那些是八十,那些是一百二的。”
“那我拿个八十的。”男人爽快地掏出一张百元的纸钞来,“不会有烂的吧?”
“有烂的可以拿来换。”
“行吧。”看得出来,男人并不算特别有钱,否则就应该是开车来的了。
他的伞上都是雨水,显然是走了好一段路过来的。
这大概就是某个老板手下的小主管之类,见老板住院了,过来送点礼意思意思的。
相比保健品,水果花篮算是最实惠的礼品了,一来是实用,二来也能撑点面子。
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送这个。
即使是有钱人,也会顺便买一份水果花篮当做礼品的添头。
接下来又是十多分钟的安静,才又有一位客人上门。
“香蕉怎么卖?”这是一个穿着普通的女人,看起来应该单纯是买来自己吃的,因为她的另一只手上还提着好几袋刚买来的蔬菜呢。
“一块五一斤。”李婉言回答道。
“香蕉怎么这么贵?我看别人那里都是几毛钱一斤的。”
“可以买下面那些芝麻香蕉。”李婉言回答道,“那些是五毛钱一斤。”
“这些看起来要烂掉了一样。”
“没有啦。”莫雪遥抬起头来,帮着说道,“那个只是难看而已,实际上那种才甜呢,自己吃的话,买那种最好了,又便宜又好吃,你可以挑那些芝麻点没那么多的。”
这里所谓的芝麻香蕉,就是表面有一个个小黑点的香蕉,放久了就容易变成全黑的了。
但实际上剥开后,里面的香蕉却是嫩黄色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两种香蕉有什么区别吗?一个熟透了,一个没熟透?”女人不解地问道。
“有啊,便宜的那种是冷冻过的,从外地运过来的。”
“外地运过来的反而便宜?”
“因为产量大嘛,所以就算加上运费也比本地的便宜,我们本地可是很难种香蕉的,上面贵一点的这种就是本地香蕉,准确的说应该是……本省的香蕉,这些香蕉产地在浙江沿海一带。”
莫雪遥如数家珍般地介绍道,平时她也没仔细去听,但父亲给别人解释过太多次了,时间久了自然也记住了不少。
这批本省的香蕉最大特点就是新鲜,有些人不喜欢长途运过来熟透的香蕉,就喜欢新鲜的,关键还在于这种因为路途近,送过来没有斑点,送人比较好看。
香蕉来自于黄正阳老板的农场,那位老板不仅在杭州郊外经营农场,在本省地方也有农场,虽说大多数都是和人联合经营的,但全部都由他占据了主要股份,算是本省内比较大的瓜果蔬菜直供商了。
“所以本省的因为产量少所以贵?”
“嗯,那个一般送人比较好。”莫雪遥劝道,“自己吃嘛,就吃那种芝麻香蕉好了,真的很好吃的,很甜的。”
“嗯,那就给我来个……半串。”
“具体要多少。”李婉言拿着专门用来割香蕉的小弯刀问道。
这种小弯刀可以伸进一串香蕉的缝隙里,只要轻轻往上一划,就可以割断一串香蕉了,而且割下来的那一串仍旧能保证完整,而不会一根一根的散开。
“再少一点,嗯,就这么多吧。”
大部分时候,做生意就是这样,客人很少会络绎不绝,都是偶尔来一个,赚到的钱也是这样积少成多的。
有些客人也会觉得这水果怎么那么贵,莫雪遥就会用成本问题来搪塞过去。
但最重要的还是——做生意肯定是得赚钱的嘛,除非是生意很好的地方,可以薄利多销,否则零售价是成本价的两三倍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然的话……不赚钱还做什么生意啊?
时间缓缓地流淌到了中午,李婉言开始准备起了午餐。
切菜的清脆声响,就是此时最好的背景音乐。
有一只浑身黄色,只在嘴巴处为白色的老猫走到了水果店的屋檐下,舔起了身上被雨淋湿了的毛发。
酥糖眯着眼睛冲它叫了几声,然后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此时的莫雪遥正在算着自己的例假时间,然后头疼地捂住了脑袋:“啊……例假快来了吗?”
“嗯,是十月十日左右。”李婉言对她的例假周期比莫雪遥自己还要清楚。
“好烦啊,每个月都要来。”她嘟哝着捏了捏酥糖的小脸,看向了门口那只来避雨的猫,“婉言你看那只猫,嘴巴是白色的,好像胡子啊。”
“嗯。”
“白胡子老猫?”
“喵——”老猫似乎听懂了她在叫它,用那沙哑的嗓音叫了一声,缓缓地走到了酥糖趴着的纸板箱前。
这是一只很瘦的猫,相比起来,酥糖简直胖得像个球一样了,流浪猫的伙食和有人喂养的猫当然是没法比的。
“喵呜——”酥糖懒洋洋地看向了他,似乎在打招呼。
“喵嗷——”白胡子猫的声音听着很严肃,一点也没有撒娇的感觉。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