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是那种糊弄人的神,是那种真正守护过人类,并且不求付出的神……
想到这里的时候,莫雪遥歪了一下头——那不是奥特曼吗?
老师唱完之后,就是学生们上台演唱。
闻天航真的没唱两只老虎,而是来了首即使那么简单也依旧能跑调的《数鸭子》。
与其说是在唱歌,不如说是在念歌词……
其实这首歌基本都没什么调子了,这都唱不来的,那是真的有些五音不全了。
最终,还是没有让所有人都上台唱三首歌,主要有些人是真的不会唱,所以之后就变得和KTV一样,擅长唱歌的站上面就不怎么下来了,不擅长唱歌的,就管自己吃,权当那是背景音乐了。
莫雪遥唱歌倒也还行,特别是参加乐队之后,重新学习了发声的习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用个大白嗓干嚎了。
但相比上去凑热闹,她还是喜欢在下面吃点东西,悠闲且又不费力气,难道不好吗?
李婉言端着一个高脚杯在她的身旁坐下,杯里装着红色澄澈的液体,不用误会,这不是红酒,而是酸梅汁……
几个住校生也都拿了这种杯子,学着大人的模样在那喊着干杯,虽然喝的不是酒,但却有人能装出喝醉了的样子来。
别说……还挺像。
孩子嘛,总是对大人才能做的事情充满了好奇。
“不上去唱吗。”李婉言递给了她一块奶油小蛋糕,轻声地问道。
“算了吧,看银银和乐乐在台上唱就好了,她俩精力真是旺盛……”
这俩人有时候是自己唱,有时候是给别人伴奏,总之是在吃的差不多后上了台,到现在都没下来过。
如果不是场地特别大,这氛围其实就和普通的KTV包厢没什么区别。
“不知道杭州现在风怎么样了。”莫雪遥舔了一小口奶油,托着腮帮嘟哝道,“老爹老妈应该都住到家里去了吧,啊——好想回家住。”
“想家了吗。”
“倒也不是吧……就是……嗯,怎么说呢,这里没有空调!”
“以前家里不也没有吗。”
“啊……这个嘛……”莫雪遥绞尽脑汁辩解道,“就是因为有了才想去体验体验嘛!”
“等台风到杭州的时候,应该已经没多少大了吧。”轩安宜在一旁坐下,她的感冒还是没好,说话带着点鼻音,“听说有的高中高三了还要再分一次班。”
“按照成绩吗?”
“嗯。”
“啊,雨空应该不可能吧,都没提前通知过。”莫雪遥说的不那么笃定,她用指节戳了戳自己的太阳穴,“都最后一年了,还要认识新同学吗,好麻烦,又不是初中的时候了……”
初三刚开始的是,确实会分班,入学时原本在尖子班的学生,很可能会被刷到差班里来。
那时候也经常会有人这么嘲讽来自好班的学生,因为这种事儿而打架,那真是都让人习以为常了。
“这个月都快结束了哦。”茶离晃了晃高脚杯,把伪装成红酒的酸梅汁一饮而尽,“暑假还剩下一个月。”
“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啊……”莫雪遥轻轻咬了一口奶油蛋糕,鼓着腮帮,含糊不清的说道,“在这里支教了快一个月,总感觉自己好像早就大学毕业了一样。”
“是吧?”茶离像是找到了知音似的,用力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觉得的,明明我们别说大学了,连高三都还没上嘞。”
“对了,阿姨不是说打算考师范大学吗?到时候大学毕业了,要不要去乡下支教?”
“应该不会呢。”轩安宜笑了笑,很现实的说道,“就算我自己愿意,父母也肯定不同意呢,毕竟那么远,最多只是当做一次体验。”
“也是啊,呼,能愿意长期在乡下支教的老师,真的都很伟大……”莫雪遥感慨道,一旁的李婉言用餐巾纸帮她擦去了嘴角沾着的奶油。
……
第六十二章 支教中的平常事
2001年7月31日。
台风早已过去,晴朗刺目的太阳再一次笼罩了上空。
这是夏天的尾声,距离秋天没有几日了。
但八月份的温度不仅不会下降,还会持续上涨。
那将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有一句莫雪遥外婆家的谚语是这么说的:夏末秋初,天地熔炉。
意思是这天气甚至能把钢铁都融化了,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但实际感受起来的时候,却是会觉得自己快融化了。
——那身上不断冒出的汗珠,就像是被融化而流出来的铁水。
棒冰在这仿佛熊熊燃烧着的太阳光下,甚至都撑不过三分钟。
……
(一)
“李民雄?李民雄?”教室里,酷热难当,老师和学生们都在流着汗水。
旋转的电风扇,只能带来仿佛熏制腊肉时吹出来的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