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九九章 诺拉的自制香水
(一)
清晨下了几滴毛毛雨,就连地面都没被淋湿,但却让空气凉爽了不少。
虽说是可以睡懒觉的星期天,但莫雪遥却格外精神的起了个大早。
时间才五点,但天空已经格外亮堂了,也就是太阳升得还不够高。
天空像是淡蓝色彩色铅笔涂抹的一样,还带着点毛茸茸的质感,似乎比云彩更加柔软。
“起了?正好,自己下楼去拿牛奶吧。”正在盥洗室里洗衣服的母亲回头看了她一眼,把小板凳往前移了移。
“诶,我还没洗漱啊。”
“上来再洗,这么早,又没人看你。”
“切……好吧好吧。”莫雪遥随手推开房门,打着哈欠套上了凉鞋,摇摇晃晃地往楼下走去。
如果没记错的话,牛奶到今年暑假的时候就结束了,也不知到时候还要不要续订。
——大概是不会再订了吧,除非她还在杭州上学,而且得是走读的那种。
刚踩下没几级台阶,就看见五楼的大伯推了门出来,手里拎着一个大泡沫箱,一副匆忙的模样。
“大伯。”她习惯性地打了声招呼。
“小遥?这么早啊。”
“我向来都挺早的嘛,你干嘛?这么早就摆摊了?”
“今天和平广场门口可以摆摊,搞什么地摊文化节,我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哦!那今天肯定准备了不少吧?”
“哈哈,那是,这都搬了三趟了。”
“你那小电动车装得下吗?”莫雪遥很好奇,大伯家的电动车和自行车差不多大,只是多了个电瓶而已,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最多能省些力气。
“傻啊,能放三轮车上啊。”
“哦,对哦,但是三轮车得推过去啊。”
“那没办法嘛,哈哈,哪天像你爸一样,我也买辆面包车开开!”
“啊,是该弄一辆,方便点。”莫雪遥轻轻点了点头,大伯笑了笑,就又快步往楼下走去。
时间还早,小区的路上几乎见不到什么人,就算有,也是些闲着无聊睡不着的老头老太太出来遛狗。
这年代路上最常见的就是八哥犬,丑得很有特色,跟在那些走路不太利索的老人们身边,倒是很相配——因为它们自己走起路来好像也一副费劲的模样。
莫雪遥打着哈欠,揉了揉眼屎,正好看见不远处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过来,车身上绑着两个绿色的挎包,车篮里也塞满了信件。
他挑拣着拿出几封信,塞进了楼下的信箱里,但有一封却鼓鼓囊囊的,怎么也塞不进去。
拿了牛奶的莫雪遥好奇地看了两眼,发现那正是自己家的信箱:“诶?你好,是602的信吗?”
“是,姓莫……?”
“莫文利还是莫雪遥?”
“莫雪遥。”
“那就是我的了。”莫雪遥点了点头,把玻璃瓶装的牛奶放进口袋里,笑着朝他伸出手去。
“好,如果是你朋友的话,让他下次寄信,有东西一起寄过来的话,就用包裹。”
“好的、好的……”
莫雪遥平时很少收信,但倘若收到了,那基本就是诺拉寄来的。
果然,寄件人那一栏上用俄语写着她的名字,看得次数多了,以至于莫雪遥都觉得这几个字格外眼熟了。
其实按照俄语本身来读应该叫‘诺娃’,但诺拉还是更喜欢自己翻译的读法。
除了名字之外,其他的一长串则是姓,说实话,有时候莫雪遥真的觉得,俄语是各种语言里信息密度最低的语言了……
……
(二)
母亲还在忙碌着,莫雪遥是不会去插手帮忙的——主要是去帮两下反而还要被说做得不好,或者嫌她添乱。
所以她这会儿就坐在床铺底下的书桌前,借着朝阳微朦的光,翻看着诺拉的来信。
李婉言应该是已经醒了,她在床上翻了几次身后,还是不愿意起来。
难得的休息天,就算不睡懒觉,多躺一会儿也是让人感觉愉悦而舒坦的事儿。
信里的诺拉说自己打算在夏天的时候带着自己丈夫和刚出生的孩子来中国玩,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等回信确认了见面的日子就出发。
当然,还得交换一下中国的手机号。
找莫雪遥倒是不难,毕竟水果店一直开在那儿,找到水果店,就能找到她了。
信件的内容比较平淡,就是自己生活的分享,当然,最多的还是说刚出生的孩子有多么多么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