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跪在赵不凡身前的童贯更是大喜过望,猛然回头喝问:“赵不凡!你可敢立军令状!”
“你少说话!”皇帝赵佶怒目而视。
察觉到赵佶是真的发火,童贯赶紧把头埋下。
皇帝赵佶迟疑许久,终是出言道:“军令状大可不必,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至于为了匪寇就赌上身家性命……朕不曾逼你,只是希望你多带些兵马,你又何必执着,若稍有差池,朕亦心痛难安。”
赵佶以皇帝的身份说出这番话来,确实很令臣子感动,赵不凡也总算明白赵佶为什么能得到文武百官敬服。
虽说他不是明君,但他待臣下真是没得说,但凡入了他的眼,便要官给官,要钱给钱,只要不背叛他,大小过错都竭力容忍,生怕臣下过得不好,确实令人愿意亲近。
心里暗暗感叹的同时,赵不凡也做出了决定,相比起八都监,他宁愿相信自己的嫡系。
“陛下!微臣在此起誓,只带五千北疆兵马讨贼,不破梁山誓不还,但臣也有不情之请,便是希望圣上亲自给臣一个保证,保证微臣在剿匪期间不会有人拖累微臣!不会有人延误补给!”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
刘仲武和刘延庆等军中将领面面相觑,几度意欲张口,但碍于复杂的局面,又把话给咽了回去,只是无声地叹息。
皇帝赵佶的眼神亦带着浓浓责怨,似乎在责怪他不该冲动,可当着满朝文武说到如此地步,便没有戏言。
“好!既然你有十足把握,朕便准了……梁师成!”
“老奴在!”
“传旨郓州及周边军州,赵不凡剿匪期间,各大军州须无条件支持,后勤补给务必及时送达,但凡有任何疏漏,无论官阶大小,赵不凡皆可先斩后奏!”
“领旨!”梁师成躬身应命。
“行了!都散了吧!”
皇帝赵佶显得有些烦躁,随意摆了摆手就起身离开,但刚刚迈出一步,群臣尚且没来得及恭送,他又突然回头盯着赵不凡。
“给朕活着回来,朕……舍不得你死。”
伴随着话音,皇帝赵佶被宦官簇拥着走远。
“恭送陛下!”
朝议在群臣的恭送里结束,众文武有序退出了大殿,心情沉重的赵不凡独自走向宫门,童贯却大笑着从他身侧经过。
“梁山匪寇兵强马壮,兵士不下三万,更有王焕、周昂、韩存保等猛将,我倒想看看你怎么用五千兵马剿灭梁山,你可千万不要让大家失望,哈哈哈哈哈……”
“童贯!”
看着童贯趾高气扬的背影,赵不凡眼中寒光乍现,拳头也握得啪啪作响。
老迈的蔡京缓步走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此番委屈你了!你没有选八都监是对的,他们都是我用来掌控京城周边的人,虽然人很听话,但真是不懂打仗,童贯借机要他们出征也是打着剪除我羽翼的主意……只带五千人,你可有十足把握?”
“没有!”
赵不凡干脆地说出实话。
蔡京默然。
片刻。
他郑重地说:“安心回家,今日你没有背弃我,没有拧着八都监不放,独自承担风险,我便不会负你,你不要急着出征,且先拖段时日,我会尽快把八名都监更换,然后再为你找些替罪的人,我此刻便向你保证,打输有人担罪,打赢由你领功。”
“恩相的好意,学生心领,但不用如此麻烦。”
赵不凡凝视着远方的天空怔怔出神。
“童贯用阳谋逼我做选择,我认栽,但在我看来,它同样是一次考验,若我连区区梁山匪寇都踏不平,又谈何兴国安邦,倘若今日接受提议,选择找替罪羊,或许……我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你。”
一阵微风吹来,掀起了赵不凡鬓角的发丝,也吹散了蔡京仿似呢喃的话音。
“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