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心思(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513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郓哥的酒楼被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人挤人,人挨人,简直比市集还要拥挤,真是把郓哥急坏了,生怕酒楼被疯狂的百姓弄塌。

出现此等景象是因为高宠和武松的打斗引来很多百姓注目,还让百姓得知了赵不凡的身份,而百姓拖儿带女地赶来瞧热闹,赵不凡手里的那碗茶也着实喝不下去了,高宠、武松、燕青更是有些紧张,毕竟人太多就不利于保护,难以预料会不会有刺客混杂其中。

不久。

阳谷县的知县领着百余军士匆匆赶来维持秩序,赵不凡顺手在郓哥酒楼的柱子刻下“大吉大利”四字,然后便借机离开,而密密麻麻的百姓也始终跟在后边,直到抵达城门口才被卫兵拦住。

出得城门,赵不凡示意阳谷县知县自行返回,而后便心有余悸地说:“北疆边关或京城绝难看到如此场面,今后出行真是要注意隐藏身份,今日若非阳谷知县及时带人赶来,我们恐怕要被挤成肉饼。”

看到他后怕的模样,旁边的扈三娘顿时轻笑出声:“别的大官都是巴不得前呼后拥,你怎么反倒惧怕,东京百姓见惯了大官,当然不会这样,但阳谷县什么时候来过这么大的官,自然会轰动。”

“或许我天生就是贱命。”赵不凡顺口调侃。

“少胡说八道。”

“……”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顺口说些闲话,不多会儿就来到军营外,却见辕门口有一个文士,其后还跟着几名带刀侍卫,人人精气内敛,气势不凡,显然武功不错,而且正与值守辕门的士兵争执。

“怎么回事?”赵不凡走到近前询问。

执勤将士的注意力都在文士一行,没有注意到他过来,陡然听到他的声音,守门的指挥使连忙收起战刀拜说:“中书大人,这些人说自己是奉蔡太师之命前来拜见,还带着蔡太师的亲笔信,因大人不在营内,我们便让他们先等着,可他们不信,执意认为我们意图索要赏钱,因而起了争执。”

赵不凡满脸严肃地看向文士一行:“我们梁山军的弟兄从没有索要贿赂的习惯,以前没有,此刻没有,今后也没有。”

值守辕门的将士听到这话,瞬时便挺起胸膛,仿佛非常自豪,而蔡京派来的带刀侍卫则尴尬地侧开脸,他们虽说嚣张跋扈惯了,但不敢对赵不凡无礼,不管他们心里是高兴或不高兴,只能任由训斥。

眼看局面有些尴尬,文士不由纳头拜说:“中书大人,鄙人闻焕章,本是东京城外安仁村的教书先生,因为略知些兵法谋略,所以稍有薄名,前些时日,殿前司高太尉命人来召我去见蔡太师,从而得到蔡太师嘱托,赶来为中书大人处理些杂事,若中书大人用得着,大可吩咐。”

高俅?闻焕章?

高俅怎么会这么好心,跑去找闻焕章来帮我?

赵不凡心里非常疑惑,脸上却堆满笑容:“先生过谦,如今正愁身边没有出谋划策的人,阁下能在危难之际前来助我破贼,怎敢劳动先生去做杂事。”

闻焕章抬起头来微微一笑,缓缓从怀里拿出了蔡京的信:“这是蔡太师的亲笔信,嘱托鄙人务必转交中书大人亲启。”

赵不凡拆开封泥查阅,发现信的内容很简单:

“焕章虽出身贫寒,但胸藏韬略,本有功名在身,只因不受朝臣招揽而遭弃用,此番带兵讨贼甚是急迫,童贯与你我的争斗亦愈演愈烈,我难以调来合适幕僚,因而接受高俅推举,启用此人助你一臂之力,用或不用,自行斟酌。

高俅本是墙头杂草,早前在朝堂不曾为你我出言,若当日他能主动提议调遣殿前司禁军,为你我解围,我等不至于被童贯胁迫,此番他秘密向我推举闻焕章,当是畏惧我等事后记恨,有讨好之意,高俅深得陛下恩宠,左右逢源,具体如何处之,自行权衡。

高宠有万夫不当之勇,其远祖为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先祖为五代第一名枪高思继,其人尽得高家武学真传,甚或犹有过之,若战事不利,可保你无碍,你休要逞强,讨贼若败,先保性命,当走则走,我与朱家合力保你,还你之情。”

赵不凡不动声色地收好信,又示意扈三娘给那些护送闻焕章的侍卫各五贯赏钱,等到他们高兴地离开,他才引着闻焕章进入军营,而且亲自协助其安顿,倒是令闻焕章颇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