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趁势而为(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396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赵不凡杯酒降方腊,兵不血刃地结束江南战事,着实把宗泽和李纲高兴坏了,心里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随着战事停止,军中将士和百姓也开始口口相传,各种流言神乎其神。

有人说赵不凡以家国大义感化方腊,有人说赵不凡虎躯一震,方腊随之拜服,有人说赵不凡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总之什么都有,而且越传越邪乎,便是赵不凡自己都觉得好笑,可不管说法是什么,“杯酒平方腊”已成为公认的典故,说书的或写戏剧的尽皆大书特书,各种版本的英雄故事广泛流传,而真实的一切,却伴随着那阵秋风和那杯美酒……徐徐消散。

战火在这种歌功颂德里迅速停熄,明教义军彻底瓦解,活着的将领尽数收编,参与起义的百姓也分批遣返原籍,各种安抚措施在极短的时间里下达到各州各县,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原本逃到江宁府避难的朱勔父子因此而渐觉安心,准备启程返回杭州老家,急于拿回自己的良田和房产,没想行踪泄露,行至杭州近郊突然遭到方腊率众袭杀,随行心腹无一人存活,不久,现场被过路百姓发现,慌忙报知官府。

坐镇杭州的宗泽亲自带人赶赴现场调查,很快通过线索确认此事是刚刚率众投降的方腊所为,心里震惊难当,正不知该如何处理,方腊突然带着至亲和儿女在临时安置的住地引火自尽。

因为方腊在房子四周喷洒了大量黑油,即便有很多军士看到他点火,却无力阻止事件发生,只来得及接住他扔出的血书。

随后赶到现场的赵不凡公布了血书内容,上面写得很简单,一是描述方腊对朱勔的痛恨,揭露朱勔的罪责,表达出即便是死也要诛杀朱勔的态度,二是表达方腊对发起叛乱和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深深悔意,三是安抚别的降将,请他们好好守御国门,将功折罪。

消息迅速流传开来,江南百姓欢呼雀跃,全然不计较方腊起兵带来的沉重灾难,反而为他的死痛哭流涕,纷纷称赞他是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再加有心人推动,江南上上下下都借助这千载难逢的时机状告朱勔,各种罪状犹如雪花般飞到赵不凡面前。

早有预料的赵不凡没有选择自行处理,而是任由众多看不过眼的将领把实情上报,同时把百姓递来的万名书和朱勔的罪状转呈,以八百里加急连续不断地呈递给皇帝赵佶。

皇帝赵佶被无止境的快马加急折腾得寝食难安,再加军中将领的奏折和百姓数不尽的万民书,他气得下旨怒斥赵不凡,勒令他全权处理江南事务,务必安抚百姓,同时查抄朱勔以平民愤,与此同时,蔡京也得到赵不凡的密信,询问怎么处理江南事务,而蔡京哪里顾得上死去的人,当即就回信让他赶紧平息江南争端,控制事态发展,该杀的杀,该抄家的赶紧抄家。

得到圣旨和蔡京信件的赵不凡毫不犹豫,立刻借此大势对朱勔的党羽动手,除了蔡京点名不准动的人,余者全部查办。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单是朱勔名下的金银珠宝就价值九千三百多万贯,此外有田庄五所,良田三十万亩,大小宅院和掌控的产业不计其数,价值最少在三千多万贯。

等到朱勔一党被全部打尽,所得收益近乎大宋两年多的税收,迫使赵不凡派出足足一万人分批送往东京,江南百姓为此载歌载舞,而赵不凡的威望也拔升到极致。

事实上赵不凡已经算是及时收手,仅清除朱勔及其心腹党羽,没有深查,原因则是覆盖面太广,若持续纠察,富饶的江南势必陷入瘫痪,值此内忧外患之际,肃清吏治尚且不是时候,真要深查,别说江南这么大的地域,单是杭州就很麻烦,上下近百官员,再加过千的吏员,他从哪里找这么多官吏来填深坑,何况经过战乱的江南需要安稳的局势来恢复经济。

十月初七,完成善后事务的赵不凡率领梁山军北上,历经大半月行军,于十一月初顺利抵达北疆沧州,随后他脱离大军,带着朱琏和方百花匆匆奔赴东仙港。

时隔近一年,东仙港又有巨大的变化,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市镇繁荣,商铺林立,行走在宽阔的街道明显能听到很多陌生的口音,显然是有不少外来人在此立足谋生。

赵不凡跟着魏乘风来到港口僻静的角落,见到了已经秘密抵达的方腊,他穿着一身灰色麻衣,披着黑色的蓑草斗篷,帽子低垂,额头和眼睛几乎全被遮挡。

看到方腊的身影,方百花异常激动,立刻就小跑着冲了过去。

“二哥!”

“百花。”方腊轻轻掀开了头上的帽子,红润的脸庞露出淡淡微笑。

方百花长得很美,拥有古典江南美人的细腻和精致,待听到方腊的声音,她的眼眶瞬时便被泪水占据,自从被俘以后,她就再也没有与方腊见过面。

方腊仔细端量自己这位文武双全的小妹,神色显得极为愧疚。

“百花!是为兄耽误了你,以你的样貌和才能本应该有一个好归宿,如今却走到这步田地,哎……为兄已经给不了你什么,只希望你今后安安稳稳,好好照顾自己,家里人不用你挂心,为兄会好好照顾他们!”

晶莹的泪水从方百花的眼睛喷涌而出,这位曾经一度令朝廷地方兵马丢盔卸甲的女将军已然哭成泪人。“二哥!我想跟你们一起去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