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风波(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302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魏乘风在东仙港为赵不凡修了一处能看到海景的大宅,不但面积广,而且地势较高,站在阁楼眺望时,既能看到碧海蓝天,也能把繁荣的东仙港尽收眼底,而且常年进行海外贸易的魏乘风见识非凡,其主持修筑的宅院不仅保有大宋的传统建筑风格,也融合了一些来自大食国和西方国度的建筑风格,混搭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赵不凡非常满意这里,忍不住询问设计者名讳,魏乘风却说它是众多能工巧匠在一位大食国商人的协助下完成,而那位商人早在设计完成之后就乘船回乡,今后会不会再来很难说。

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洋船队能取得极大利润,有时毛利润可达十几倍,甚至近百倍,但风险很大,绝大多数人在博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返回家乡安安稳稳过富足生活,唯有少数大家族或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才会持续进行贸易,所以大食国商人再来沧州的可能性非常低。

朱琏从魏乘风口中得知了很多海上的故事,不觉升起对远洋的向往。“魏指挥使,我们东仙港有远洋船队吗?”

魏乘风自豪地说:“我们有一支十艘巨型战船和七艘商船组成的远洋商队,目前已出航大半年,预计明年春天返回……这是我们首次尝试远洋贸易,以前都是广州和泉州等港口垄断,市舶司近年对我们的控制和监管大幅放松,恐怕是顾忌王爷的面子。”

赵不凡含笑接口:“什么时候组建第二支远洋船队?铲除万花楼之后可是给你们送来不少缴获?”

魏乘风连连点头:“我们从聚贤庄分到的钱有四层投入东仙港建设,余下六层则投进第二支远洋船队的打造,登州的官营船厂回复说最迟明年夏天就能尽数交船。”

朱琏听得咋舌:“这么快就把钱花完了?”

“回王妃的话,发展一个港口的花费确实非常大。”魏乘风尴尬道。

赵不凡接话问:“乘风,造船的利润不少,我们为何不自己建船厂,如此不但能节省成本,还能承接造船生意。”

魏乘风叹气道:“王爷有所不知,我们有一个小船厂,平日里也对外营业,造些小型船只和渔船可以,但要打造远洋船只,少说要往船厂投入数百万贯才能具备生产能力,而且我们没有最新的图纸和工艺数值,若打造技术相对落后的海船,售卖价格又低,利润不高,吃力不讨好,总之造船方面的事,私营船厂历来只做内河生意,海船都是官营船厂垄断。”

“那就算了,按规矩办。”赵不凡选择了放弃,他不想动摇大宋的经济体系,很多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承担过大风险。

留居东仙港的日子很清闲,除去偶尔看看时迁他们这支情报营的训练情况,赵不凡就是看看书、练练武,谋划明年的北伐,清晨和傍晚则会带着朱琏在海边的沙滩上走走,伴着朝霞和夕阳静静倾听潮起潮落。

五天之后,扈三娘带着三十六名飞凤卫从聚贤庄赶来,赵不凡非常高兴,亲自带着朱琏和方百花到府外迎接,没想刚刚见面,扈三娘就满脸内疚地说:“不凡大哥,雪玲丢了。”

“雪玲丢了?”赵不凡难以置信。“好好的大活人怎么会丢?”

扈三娘不敢看他的眼睛,低着头自责地说:“对不起!我真是拦不住雪玲,她的武功太高了!”

“什么意思?”赵不凡皱眉。

扈三娘轻轻叹口气:“哎!早前我们北上,一切都很顺利,没想走到河间府时,雪玲突然发现有西夏高手跟踪,而且雪玲与这位西夏高手似乎有很深的仇怨,当场就被刺激得犯病,发狂似的追着对方离开,我没能拦住!”

“这可怎么办?”朱琏焦急询问。

“我们能怎么办?”赵不凡苦笑。“雪玲的武功那么高,又六亲不认,除去我和你爹,谁能够令她平静……如今北伐在即,我抽不出身,岳父在京城也没辙。”

“不凡大哥和链姐也不用太担心,张教头已经传令聚贤庄的人留意,尚昆阳也赶回了丐帮,说是要发动麾下帮众寻找。”扈三娘安慰道。

“那就行了,暂时先这样,等找到雪玲的踪迹再说。”赵不凡的心情变得不太好,待把扈三娘和飞凤卫安顿之后便独自去往书房,打算继续完善战略部署,虽说他早在江南就已经做完兵力分配,各部兵马都在往预定位置集结,但细节尚且没有制定。

此战若遭逢惨败,大宋的精锐兵马将损失至少三分之一,哪怕以大宋的财力和物力,至少也是五六年缓不过劲,毕竟精兵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练出来,武器装备也不是三五几月能补足,而且赵不凡是首次指挥如此规模的战事,尽管他已经无数次推想过北伐策略,但事到临头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