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喜讯(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194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兀颜光率领的辽国将士竭力抵抗,但终是无法挡住气势如虹的大宋西军,各处城墙先后失守。

鏖战至深夜,兀颜光心知大势已去,只得借助巷战时的混乱率领精锐突围,最终侥幸带着数十人从西城门走脱。

赵不凡没有追击这支败兵,只顾加快控制永清县城,且在一夜休息之后,于次日正午率军南下,进击盘桓在永清去往益津关和瓦桥关途中的辽军三寨。

三寨守兵为掩护益津关和瓦桥关的辽兵撤离而拼死奋战,但大宋东路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且实施两面夹击,辽军仅支撑一天,两座大寨便相继失守,仅剩西边路口的最后一座大寨仍然负隅顽抗。

益津关和瓦桥关的辽兵为尽快撤离,被迫放弃粮草辎重,彷如逃难般撤向西边的新城县,而早前被牵制在两大关隘南边的李邈和翟进则迅速击破垫后敌军,顺利收复益津关和瓦桥关。

耶律大石精心布置的永清防线自此被击破。

如此局面令宋军将士无不士气大振,唯有赵不凡仍旧非常不满。

他原本的打算是迅速击破辽国三寨,然后协同李邈和翟进把益津关和瓦桥关活活困死,全歼构筑永清防线的六万辽国兵马,但由于辽国的最后一座大寨死活打不掉,无法完成封锁和合围,益津关和瓦桥关的两万辽国精兵便得以撤离,早前被击破的辽国败军也聚集到最后的大寨成为极难拔除的钉子。

这次倒不是众将士不卖力,而是辽军选择的扎营地点太险要,攻城器械根本上不去,而且接战面极度狭窄,任谁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攻取,赵不凡尝试着冲过几阵,但都是冲到一半就赶紧撤退。

虽说意志和勇气很重要,但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客观条件。

早前他拼力攻打永清是因为攻城兵力是对方三倍,攻城器械样样充足,西军将士训练有素,且永清不是险关要塞,久攻不下在于缺乏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所以要抱着死志振奋士气,凝心聚力,如今若是无脑冲击敌寨,便不是振奋士气,而是送死,多少人都不够射杀。

最终赵不凡放弃了全歼辽军的心思,转而围住辽国大寨,打算稳稳吃掉这部兵马再说。

如此举动亦令西军那些心高气傲的将领彻底服了,他们都是聪明人,能够感受到赵不凡不仅拥有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更有冷静的头脑和高明的用兵手段,而这些正是优秀统帅具备的素质。

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升起一个念头——北伐或许真的能成。

这种念头对于大宋兵将是难以抑制的诱惑,他们的想法和精神状态在渐渐发生改变。

围困辽国孤寨的第三天,赵不凡下令李邈和翟进率兵十万向西挺进新城县,翟兴率兵五万东进兵力薄弱的武清县,扈成率兵一万留守永清,而他自己则带着梁山军和水浒军继续围困辽国孤寨。

数日之后,翟兴顺利攻克武清县,武清的汉人百姓夹道欢迎,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赵不凡随之命令翟兴率部就地修整,同时传令淤口关的柴进尽快运送钱粮和兵甲到武清,使这支经历过永清攻防战的军队完成兵甲更换,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修整是必要的,这个时代的兵甲锻造技术已经非常先进,铠甲和盾牌很坚韧,武器在战斗中容易卷曲或崩出缺口,除去少数罕见的神兵利刃,大多数武器都必须在恶战之后收回打磨,如果强行拿着满是缺口的武器战斗,战力下降不是一两层的问题,卷刃的刀与木棍没有区别,叮叮当当敲几十下,敌人屁事没有,然后眼睛一花,自己先躺了。

与此同时,李邈和翟进带着十万大军顺利进驻西边的新城县,也不知辽国主将兀颜光是接到耶律大石命令,亦或是自己做主,总之他放弃了新城县,转而集中兵力退守西城北方几十里的岐沟关。

岐沟关或许比不上益津关等雄关要塞,但也是一处战略要地,其地往西是易州,往北则是涿州。

新城县的李邈和翟进不管是攻打涿州,亦或西进易州,必然要先打岐沟关,而岐沟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邈没敢擅自进兵,只是派人把消息传到赵不凡手里。

经过反复斟酌之后,赵不凡传令李邈暂时按兵不动,等着他拔掉辽国孤寨再说,而此时是他围困辽国孤寨的第八天,辽军已然断水断粮。

第十二天的时候,辽人派出不少斥候远远观察,试图寻找宋军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