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猜忌(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3236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皇宫,东阁小花园。

老迈的梁师成伫立在鹅暖石小道,手拿密信乐得合不拢嘴:“好一个赵不凡,做事真有一套,蔡京那老匹夫怕是要哭笑不得。”

侍立在旁边的小太监干笑着附和:“蔡相多半在大发雷霆。”

梁师成瞥眼看着他:“沧州留屯禁军是空营,每年的俸禄和补给都被蔡京一党瓜分,赵不凡写的七个字摆明就是要拿走沧州禁军的编制,主动填上这个大窟窿,单论此事,蔡京高兴还来不及,但赵不凡越能做事,蔡京便越生气,若不是朱伯材横插一脚,赵不凡本是他的人……如此能打仗,能办事,成长又快,还能把朝堂也顾及周全的人才着实不好找。”

“粱公公说的是。”小太监躬身附和,满脸都是笑容。“那梁公公打算怎么回复赵不凡,这小子似乎对公公挺尊敬。”

梁师成眉毛轻挑,笑得若有若无:“你倒是滑头,居然探起杂家的口风……看在你平日孝顺,今儿个便指点指点你。”

“恭听梁公公教诲。”小太监腆着脸鞠躬,只把身子都快弯到膝盖。

梁师成挂起一抹微笑,显得有些奸诈,但又隐含少许沧桑:“我们的权势是官家给的,无论多么不可一世,终究要倚仗官家,你翻翻历史,但凡官家倒了,岂有宦官能得到善果……我们终归是官家的奴仆,只有陛下的江山稳当,我们才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小太监听得云里雾里:“梁公公,小人倒是明白道理,但悟不透此话与刚才的事有什么联系,还望公公赐教。”

梁师成的声音瞬间拔高:“赵不凡私自谋夺军权,难道不该让陛下知道?”

小太监久久沉默,看着梁师成那张熟悉的脸,他突然觉得自己从来就不了解这个跟随多年的主人。

梁师成似乎看穿了他的所思所想,气定神闲地说:“你可知道陛下为何信任我们,为何给予我们如此恩宠……因为我们足够忠诚,自从入宫的那天起,我们就是陛下的奴仆,一切都要靠陛下赐予,任何变革都会令我们这些内侍成为牺牲品,我们是最想陛下安稳的人,陛下希望我们能明白这点,而我们也必须明白。”

梁师成的神色非常复杂,隔了许久才再度接口:“军队吃空饷的事,大宋历来有之,群臣以为陛下不知道,实则他心里早就知道,只是不知道具体的严重程度,而我们也同样不知道有多严重,不会有人给我们说得太具体,但我们只要知道,便一定要上报。”

小太监惊得瞠目结舌:“陛下既然知道,为何不治罪?”

“治罪?有你想的容易?”梁师成冷笑:“坐吃空饷的事由来已久,早在宋真宗时期就出现兵籍不实的事,且屡禁不止,时至神宗和哲宗年间,吃空饷已较为严重,当今圣上早在登基前就知道这些,但贸然治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盘根错节的势力关系会把各方都牵连进来,是时用谁去治谁……陛下只能竭力掌控,不时敲打特别过分的人,避免引起大规模兵变。”

“启用新人不行么?”小太监奇道。

“新人?”

梁师成不屑冷笑。

“新人上位之后比旧人还狠的比比皆是,何况他们进到陛下眼里的时候就已经是旧人,便拿赵不凡来说,若他一尘不染,岂能活到今天,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和范仲淹改制是为什么,不就是想彻底根除痼疾,结果不都失败了么,而且谁能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若是错了又该如何,圣上怎么分辨,他究竟该相信谁?”

梁师成感慨地叹口气。

“罢了!罢了!那些事是陛下和文武大臣想的,我们只需尽好本分,多为自己争取些就好!”

“小人还是不明白,若陛下继续放任,难道不怕朝堂失控?”小太监仍然难以压住心里的疑惑。

“朝堂怎么会失控,多数文武对陛下和赵家江山是忠诚的,只是贪恋钱财和权势,若有谁妄图动摇皇权,便是与所有人为敌,陛下能容忍文武贪图荣华富贵,有些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能容忍江山失衡,任谁逾越都是侵犯圣上的底线,而我们作为内侍,便要分辨自己什么必须说,什么不必要说,什么不可以说。”

梁师成说完这句话便径自转身离开,只留满心震撼的小太监独自呆立原地。

不多时,梁师成来到了延福宫的玉英阁,正巧遇到皇帝赵佶在阁中写字。

赵佶听到了他的脚步声,但没有因此停笔。

梁师成悄悄走到近前一看,心里顿时大惊,因为赵佶没有真的落笔,仅是虚写,而且笔画写的是大大的“杀”字。

突如其来的压力令梁师成胆战心惊,就在他将要跪倒的时候,赵佶突然把毛笔放到了砚台。

“师成!你觉得朕待赵不凡如何?”

“陛下对赵将军恩宠有加!”

“朕也是如此认为,自从见到他,朕便甚为喜爱,但他为何要骗朕?”

“这……”

梁师成汗如雨下,不知如何作答。

赵佶悠悠接道:“他写了一封奏书,言他私自进兵沧州是要驱逐外寇,朕愿意相信,但他为何要向你和蔡京索要沧州的禁军编制,他私自掌控兵马意欲何为?”

“陛下已经……”梁师成满目愕然。

赵佶深吸口气,竭力令自己显得平静:“朕和皇后甚为喜爱赵不凡,自然对他多有留心,他私自进军沧州的事使得群臣争锋相对,朕不想他受委屈,便亲自派人暗中调查,没想会碰巧截获他送往京城的密信,其中就包括送给你的……这两年你应该没少收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