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身不由己(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561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北疆大捷令赵佶非常高兴,便是脸都涨得潮红,但对于林冲的提议却是想都不想就摆手。

“进军的事莫要再提,若继续逼迫,必定促使辽国调遣精锐大军南下,我大宋国力虽盛,但将士不及辽兵骁勇,恐难以匹敌,此番收复信安州已是足够,今后理当守好故土,迫使辽国和谈,至于收复幽云十六州,还需从长计议。”

“陛下!如今真是好机……”

林冲还想劝说,但皇帝赵佶抢着打断:“行了!行了!你追随赵不凡收复故土有功,暂且先去驿馆歇息,稍后定有封赏!”

“陛……”

看到赵佶已背身逐客,林冲只得默默行礼拜退,待走出殿外,他仍是忍不住回头看着巍峨的金殿喟然长叹。

不多时。

情绪亢奋的皇帝赵佶把朝堂重臣尽数召到了宫里,由于赵不凡是先把消息上报宫廷,所以枢密使童贯尚且不知道北疆大捷的事,等到赵佶说完战况,他想都没想,立时出列上奏。

“启禀陛下,此番赵不凡大破辽军,收复信安州,必然使得军心振奋,正是北伐良机,还请陛下即刻令其北进燕京,刘仲武则率领麾下精锐火速驰援,同时令折家军攻打辽国朔州,逼进大同府,用以在西边牵制,而臣则召集主力,筹措粮草,力争在两月内发起北伐,如此必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完成历代先帝遗愿。”

“不可!”蔡京紧跟着出列奏道:“启禀陛下,童枢密颇有误国误民之嫌,辽国虽然日渐衰弱,但根基尚存,而大宋天灾连年,多有匪患,此时北伐无异带病出征,如何取胜,臣以为应当借机与辽国和谈,趁辽国与金国鏖战之际休养生息,坐看两虎相争而坐收渔利。”

伴随着蔡京的话音落下,到场重臣有一半出声附和,还有小半没有吭声,只有一小半面露不屑。

童贯是坚定的北伐拥护者,虽然出发点不是为国为民,但意图非常明确,因为他觉得战功是他能获得权势的主要原因,面对众多出言反对的大臣,他不由怒声质问。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辽国已是日暮西山,正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天赐良机,你们扪心自问,北伐究竟有何错?”

众臣皆是静默不语。

蔡京皮笑肉不笑,盯着童贯看了许久才出声道:“童大人!阁下身为枢密使,渴望杀敌建功是理所应当,但你不能把大宋江山往火坑里推,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历代先帝何尝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哪次不是失败而回,若此番北伐失败,损兵折将,契丹人势必大举南侵,是时如何抵挡?”

“蔡相身为相国,如此长敌人志气,岂非有失大宋颜面?”童贯争锋相对。

“颜面事小,国家事大,大宋是否有北伐的实力,童枢密心知肚明,若为了争功而贸然出兵,一旦惹出事端,谁能担待得起?”蔡京意有所指。

两人的争论令端坐的赵佶不胜其烦,事实上他不是没有心动,也曾想过北伐,但他有太多顾虑,正如蔡京所说,他很害怕战败,内心深处只想保住大宋江山,保住当前的繁荣。

“够了!你们在朝堂争来争去成何体统,此事便等着有了万全之策再议不迟!散了吧!”

“陛下!臣……”

童贯深知机会稍纵即逝,仍想劝说,但赵佶没等他说完就急声打断:“若你执意北伐,可敢立军令状……除非你有必胜把握,不然便等到时机合适再议。”

这番话堵得童贯哑口无言,他不敢,也不愿意立军令状。

赵佶环视一周,猛然挥了挥衣袖,径自起身离开。

群臣彼此互视,表情亦是各不相同,有的叹息,有的遗憾,有的得意,但最终都默默退出了大殿。

走到殿外的童贯仍然觉得很不甘心,不禁走到蔡京身旁与其并肩同行。

“恩相!你应该知道北伐是正确的,抛开私人恩怨不论,它对大宋是好事!”

“我知道!”

蔡京面带笑容,彷如老友聊天般轻松。

“策略是好策略,时机也是好时机,唯有结果难以定论,人心不齐,出兵会遭来灾祸,别弄得辽国没打下来,我们自己倒是先死得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