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你本该是太子(二)(2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3312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短短不到两刻钟,本来占据优势的宋军在这支重骑兵的冲击下溃散,绝望的刘法奋力厮杀,却渐渐被西夏勇士逼到一条深沟,便是身边的亲卫也已死绝。

柔和的月光丝丝缕缕,照耀着血腥的战场,也照耀着两鬓斑白的刘法。

李察哥漫步走来,脸颊仍旧挂着和煦的笑容:“刘将军!只要你诚心归降,荣华富贵任你享用,精兵强将任你调遣!”

“降?”

浑身浴血的刘法看向南方的星空,看向了那些耀眼的星宿。

他笑了。

笑声越来越响亮。

“童贯!你为一己私利害人害国,终有一天不得好死!”

一行清泪从眼角滑落,刘法狂笑着仰天高呼。

“刘法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宁死……不降!”

他眺望着家乡的方向,然后纵身一跃,毅然跳下万丈深沟。

…………

宣和元年春末夏初,大宋名将刘法受童贯胁迫出征西夏。

左军统帅朱定国在武威被晋王李察哥率军合围,全军覆没,力战身亡。

后军统帅焦安节遭遇西夏铁鹞子伏击,全军覆没,焦安节抛弃将士逃亡。

前军统帅杨惟忠突围撤退,幸得猛将翟进接应,侥幸带着千余人逃回大宋。

名将刘法败于统安城战役,且跌落深沟,死后被西夏小卒割下头颅领功,捐躯沙场。

十万人出征,千余人生还,震惊朝野。

惶恐不安的童贯为求自保,利用手中权势隐瞒真相,只向皇帝赵佶禀报杨惟忠攻破威州的喜讯。

数日后,瞒报之事被蔡京、梁师成等人揭露,童贯又抢先捏造罪证,诬陷刘法不听其节制、指挥不当、败军丧师,而弃军逃跑的焦安节为了脱罪,一口咬定是刘法胡乱指挥。

前军统帅杨惟忠生性诚实,据实上奏,直言他不知道其它几路兵马的情况,等同于保持沉默。

猛将翟进虽知晓前因后果,但他属于兵败的责任人之一,遭到停职查办。

最终童贯成功捏造出大量人证物证,把战败责任尽数推到刘法身上。

皇帝赵佶虽然没有追究童贯的罪责,但也不是没有疑虑,因而很快就向童贯下达死令,要求他亲赴西疆再度兴兵讨伐西夏,务求为十万将士报仇,洗刷此战的耻辱。

心知此战再败会被皇帝赵佶惩治,童贯不敢有丝毫怠慢,合计发兵五路伐夏。

一路由折家军西进,用以牵制西夏兵马。

二路由种师道统帅,三路由姚古统帅,合力对西夏边境的险关发起猛攻,使得李察哥分身乏术。

四路由杨惟忠统帅,再出古骨龙城,沿上次出征的路线进军。

五路由童贯亲率十万精锐禁军负责策应。

此番出征,童贯不仅吸取了刘法败亡的教训,还改进了刘法的进兵策略,再加西军倾巢而出,准备充分,自是占尽优势,而且童贯极善收揽人心,他知道自己早前对待刘法的态度已经引起西军将士强烈不满,便打起为阵亡将士报仇的口号,同时自掏腰包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甚至连刘法等人的家属也不例外,且借口说身居高位的自己有很多无奈,借以挑拨和欺瞒下属。

西军将士得到安抚,士气渐渐回升,再加童贯在出征过程中爱护将士,尊重各方意见,发现有能力的人就破格提拔,犒赏不断,因而他很快又牢牢抓住西军将士的心。

半月之后,杨惟忠在童贯的全力支持下再度攻破威州,种家军和姚古的军队也击破西夏边关,顺利与杨惟忠在威州汇合,更有童贯亲率十万精锐禁军火速增援而至,一时声威大振。

晋王李察哥心知倾力而来的宋军实力强劲,难以匹敌,没有选择正面迎战,反而保存主力退守西平府。

西夏国主李乾顺上书大宋皇帝赵佶,表示愿意向大宋称臣,许诺缴纳少量岁供,同时请他的皇后派人去请求辽国给大宋施压。

西夏与辽国本是盟友关系,西夏的当朝皇后原是辽国公主,此事自然进行得很顺利。

一面有辽国人向大宋施压,一面是西夏愿意称臣的奏章,一面是形势大好的战局,皇帝赵佶举棋不定,迟迟没有下达明确诏令。

不久。

童贯的奏折送至皇宫,直言西夏主力尚存,若展开灭国之战,胜败难定,建议皇帝赵佶答应西夏的称臣条件。

赵佶本就没有展开灭国之战的勇气和决心,再加朝中也没有大臣支持,因而迅速诏令停战。

八月末,童贯带着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臣服文书凯旋荣归,且着手封赏西军将士,其人也仰仗破夏之功加封太傅,升爵泾国公,威望一时无二,而这时候的赵不凡已经在东京开封的家里住了很久,正在向黄裳学习九阴真经的疗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