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你本该是太子(五)(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1983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记得!”

赵不凡想起了那个看到自己就匆匆离开的文士,当时对方还与黄裳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

已然平静下来的朱伯材紧跟着接口:“当年营救你的人不仅是你师傅,苏迨曾在宫里暗中接应,不然你师傅一个人怎么可能把一个活的婴孩带出守备森严的后宫,但苏迨不知道太多,他与另外三人只负责接应你出宫,至于还有哪些人参与,你师傅把你带去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等到你师傅失踪,更是无从知道……早前苏迨在龙王庙看到你,觉得你与圣上年轻的时候特别像,再加你的生辰和经历,便心生疑惑,转而来找到我,告知当年宫里的隐秘,请我帮着证实你的身份,随后我们找到许多忠心耿耿的老臣合力追查,最终确认你就是当年被救走的二皇子。”

“追查?怎么追查?”赵不凡问。

“突破口是当年在你寝宫执勤的八名近卫班直。”朱伯材思量着说:“当年他们害怕自己会被太监灭口,便暗中协助你师傅完成偷梁换柱,而后又在你师傅的帮助下举家逃离……我们着手追查不久,发现杨戬的人也在追查,但我们比他们要快,因为我认识那八名近卫班直,熟悉他们的武艺和性格,待找到其中一人,又从他口中得知另有五人已经远渡重洋去海外,仅有三人留在大宋,可惜我们找到另外两人时,他们已经被杨戬灭口。”

赵不凡恍然大悟:“难怪!难怪!我从没有得罪过杨戬,他却千方百计要杀我……他就是当年负责动手害我的人么?”

“嗯!当年就是他带着几名小太监动的手,他也因此得到王皇后信任,自此平步青云,慢慢有了今天的地位!”

“童贯知道这件事么?”赵不凡问。

“不好说,但应该不知道,童贯与当年的事没有关系。”

伴随着朱伯材的话音落下,屋里变得非常安静,赵不凡竭力压住复杂的情绪,暗暗梳理此事的前因后果。

师傅应该是在与皇帝闹翻之后就去寻找师娘和小师妹,但朱伯材说过她们不在花海,所以师傅没有直接过去,而是去了西夏,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也或许去过花海,但不巧与师娘和小师妹错过,而师娘回到西夏不久就死了,小师妹也被李察哥雪藏,培养成没有人性的杀手,从而使得师傅找遍千山万水都没能找到。

数年之后,师傅心灰意冷,再加无家可归,便又想起我,他从村子里的乡亲那里打听到我在东京行乞,便把我带到山里教我武功,抚育我长大成人,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他老人家对我那么好,或许是把自己对小师妹的父爱转架到了我的身上。

捋清真相的赵不凡受到很大冲击,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而朱伯材也陷入自己的回忆,神色时而哀伤、时而喜悦,似乎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年华。

许久。

赵不凡终于强迫自己接受了现实,他弄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不像是悲伤,也不像是痛苦,更不像是愤怒,或许就是一种麻木,再加莫名的烦躁。

“岳父大人,你们合起来谋划这么久……你甚至愿意把琏儿嫁给我,你们是想要我做什么?”

沙哑的声音把朱伯材从回忆里拉了回来,他盯着赵不凡仔细端详片刻,突然起身行起大礼。

“殿下!臣等以为诸多悲剧的根源起于朝纲不振,积患深重,体制腐朽,忠臣良将或悲剧终场,或随波逐流,以致党争不断、权斗不绝、民风沦丧、人心险恶,外有辽金欺压,内有叛乱成群,圣上虽有贤德文采,仁厚治下,但痴迷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不知民间疾苦,不明臣属艰辛,实难重振朝纲!太子赵桓虽仁德爱民,体恤下属,文采出众,恭谨节俭,但养尊处优,意志薄弱,难辨忠奸,不懂军政之略,亦无回天之力!臣等擅做主张,隐瞒殿下身世,使殿下亲历民间疾苦、人臣艰难,磨砺文韬武略,待时机成熟,臣等愿助殿下谋夺太子,以期安定天下!”

赵不凡默然片刻,缓步上前扶起了朱伯材:“岳父大人!你们真是打我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