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唤醒宋人的尊严(1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331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初春的清晨,赵不凡辞别了朱琏,也拒绝了扈三娘和方百花的跟随,独自沐浴着朝霞踏上征程,伴随他的只有一杆寒铁长枪,一把华丽的霸刀,一把双龙弓,一壶精铁箭,一身白虎吞云甲,一袭御赐龙纹战袍,一大袋地图和情报,以及平日里舍不得骑乘的宝马照夜玉狮子。

北伐的战鼓声随之敲响。

西路军统制宗泽率领精兵七万余人,汇同北疆边军、厢兵、乡兵八万,合共十五万大军从河东路代州的雁门关北进,分三路攻辽。

现任折家家主折可求率五万人为左翼,攻打辽国朔州神武县,西军名将杨惟忠率五万人为右翼,攻取朔州的战略要地马邑,宗泽自领五万人为中军,进击朔州的治所鄯阳。

中路军统制刘延庆率领精兵四万,汇同各部兵马六万,合共十万人从河北西路的真定府常山隘口北进。

西军名将王禀率令四万人为左翼,攻打辽国蔚州的灵丘县,刘延庆自领六万兵马为右翼,进击蔚州飞狐县。

由于战略部署图丢失,辽国对于大宋的进兵方向早有准备,留守辽国南京的秦晋王耶律淳下令熟悉大宋的耶律大石全权指挥此战,导致战事刚开始便陷入焦灼,赵不凡亲自率领的东路军更是遭到耶律大石重点照顾,堪称举步维艰。

当初童贯为一己私利而勾结辽国,导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益津关、瓦桥关和淤口关纷纷失守,虽说赵不凡夺回了淤口关,但益津关和瓦桥关仍在辽人手里,如今两处险关便成为东路军的巨大阻碍,若强行攻打,损失难以想象,而且未必攻得下来,若不管它,两处关隘的守兵随时能侵袭大宋腹地,甚至截断东路军归路。

东路军虽然有近二十万人,但其中十万大军连动都不敢动,这十万人由河北东路的兵马总管李邈和副总管翟进率领,屯驻在益津关和瓦桥关南面,而赵不凡则率领梁山军、水浒军及部分征调来的西军自淤口关进入辽境,强势攻打两座关隘北边几十里的永清县。

如果能打掉永清县,便能截断益津关和瓦桥关辽军的退路,使其成为孤军,是时不需要攻打就能迫使对方撤退,而耶律大石显然也很清楚形势,他不但在永清屯驻两万精兵,更在永清通往两关的途中设下三座易守难攻的大寨,每寨八千人,遏制在险要路口。

如此一来,永清县、益津关和瓦桥关便形成拥有一定纵深的防御体系,彼此互相支援策应,据险以守,彷如龟壳般令人无从下手。

赵不凡没有选择,只能令西军将领翟兴统帅六万人攻打永清,自己则统帅梁山军、水浒军和后勤人员屯驻在永清县南方二十里,负责遏制辽国的三座大寨。

翟兴便是猛将翟进的哥哥,勇猛而熟知兵法,也是在西军征战多年的勇将,战功彪炳,此番赵不凡把他调到东路军是想着他与翟进互相了解,彼此合作或许能带来意外的惊喜,但翟兴连续攻打了永清七天,一份捷报也没有传来。

第八天午后,忧心忡忡的赵不凡正在军帐里查看地图,神机军师朱武和公孙胜却匆匆走进帐内。

赵不凡从脚步声听出来人的身份,便头也不抬地问:“永清县的情况怎么样?”

两人对望了一眼,朱武担忧地说:“辽国的两万人极为顽固,其统军将领兀颜光指挥有度,准备充分,我们的伤亡很大,想那翟兴都快五十岁的人,今早仍是气得斩了两名畏战的指挥使,而后亲自披甲冲城,但同样被击退。”

“目前伤亡多少?”赵不凡追问。

“截止到我们离开时,阵亡二千七百余人,重伤三百余人,轻伤没有计数。”朱武沉重道。

“辽国呢?”

“这个很难确定,大概是我们的一半,也或许是三分之一。”朱武道。

“打一个小小的县城,七天死伤三千余人,半点战果都没有,这要是打到辽国的南京,是不是就剩我一个人了?”赵不凡被气笑了。

公孙胜察觉到他的怒意,不禁叹息着插话:“王爷!不是翟兴将军不尽力,真是打不进去,小人和朱武亲自看过,翟将军真的是尽力了,能想的办法都想过!”